[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减少奶牛产犊间隔的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7417.0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4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毛永江;王梦琦;倪炜;郭佳禾;唐程;张慧敏;李明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减少 奶牛 间隔 分子 标记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少奶牛产犊间隔的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公开了奶牛CXCR1基因816bp处A/C突变作为奶牛产犊间隔的分子标记的应用,并进一步提供了检测该分子标记的两种方法。将本发明公开的分子标记应用于奶牛辅助育种中,可以增加母牛产犊次数,从而减少因淘汰奶牛而购买其他奶牛的所产生的费用,如本发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其间接产值可增加近80亿元以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少奶牛产犊间隔的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奶牛产犊间隔是指奶牛相邻2次产犊的时间间隔,是奶牛繁殖能力的综合反映。产犊间隔越短,则繁殖力越高,意味着农场主可以以较少的兽药、饲料等人力物力额投入,降低牧场的生产运营成本。因此,产犊间隔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在增加牧场主的收入和保持牛群健康和稳定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奶牛生产表明:奶牛产犊间隔每缩短1天,其饲养成本至少减少50元以上。随着对全球对奶牛产奶量等数量性状的高度选择,奶牛乳房炎、繁殖病症等疾病逐渐增加,因而其产犊间隔呈逐渐延长的趋势。目前国内大多数牛场产犊间隔平均约为400天左右。如果奶牛产犊间隔能缩短10天,按目前饲养成本50元/天计算,每胎可节约饲养成本500元。同时母牛终生产犊次数可增加,从而减少因淘汰奶牛而购买其他奶牛的所产生的费用。缩短产犊间隔可给牧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急需一种能缩短产犊间隔的分子标记,并结合传统的奶牛育种、人工授精等技术,从而提高奶牛的繁殖性能,从而提高奶牛的终生生产价值和牛场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国内外围绕缩短奶牛产犊间隔从遗传角度进行了部分研究,发现了部分有价值的结果。周妍[1]使用基因芯片对450头中英荷斯坦牛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现Rad54L(Rad54like,Rad样)和RRM1(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catalytic subunit M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催化亚基M1)基因多态性对配种天数和空怀天数等性状有显著性影响。李鹏[2]等报道Leptin基因外显子2的E2FB区上102bp处的突变对荷斯坦牛的产犊间隔有显著性影响。
CXCR1基因与机体免疫力、产科疾病等疾病有一定程度的关联。但CXCR1基因是否有可能与奶牛产犊间隔紧密相关,尚没有报道。
[1]周妍.荷斯坦奶牛繁殖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筛选与鉴定[D].华中农业大学,2013.
[2]李鹏,何举,赵国丽,等.荷斯坦牛Leptin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繁殖力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奶牛,2011(6):4-7.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奶牛产犊间隔的分子标记及其检测方法,通过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有效提高经济价值。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公开了奶牛CXCR1基因CXCR1-816位点的A/C突变作为奶牛产犊间隔的分子标记的应用。在CXCR1-816位点,CC型奶牛产犊间隔显著低于AA型奶牛。
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上述奶牛产犊间隔分子标记的检测方法,可以采用PCR方法或/和飞行质谱方法进行检测。
所述的PCR方法具体是:以待测奶牛样本的DNA为模板,以SEQ ID No.1和2的序列为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奶牛CXCR1基因参考序列(登录号:NM_001105038.1)进行比对,并判定CXCR1-816的基因型(图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74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热化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 下一篇:用于合成低碳烯烃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