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的辅助夹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7226.4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0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莫礼;路永昌;黄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鑫海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16 | 分类号: | B66B5/16;B66B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 | 代理人: | 肖军 |
地址: | 5284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辅助 夹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梯的辅助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在楼层停止时,在安全钳的作用下静止,而一般的安全钳位于轿厢底部的中部位置,对于一些载荷较重的电梯,当重载的货物刚进入轿厢的前端时,轿厢的受力容易前倾引起电梯轿厢下沉,甚至损坏电梯的导轨部件,设置会影响电梯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减轻电梯的安全钳受力、防止电梯受到重载荷时造成轿厢下沉的辅助夹紧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的辅助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座,设置于电梯轿厢的底部上;至少一组夹板组,活动设置在固定座上,位于电梯轿厢的前部的外壁上;所述夹板组包括两个相向地活动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夹板;副导轨,固定设置在电梯的井道壁上,位于两个夹板之间;以及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座上,用于驱动两个夹板相向运动以夹紧所述副导轨。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双向螺纹轴,两个夹板上分别开设有与该双向螺纹轴对应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固定座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双向螺纹轴转动以使得两个夹板相向运动的转动驱动结构。
所述转动驱动结构包括设置在双向螺纹轴的一端的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座上转动设置有第一锥形齿轮轴,该第一锥形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锥形齿轮,该转动驱动结构还包括第二锥形齿轮轴,第二锥形齿轮轴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三锥形齿轮啮合的第四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供扳手转动的多边形凸起。
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螺纹轴固定座,螺纹轴固定座上开设有让位于所述双向螺纹轴穿过的通孔,该通孔与双向螺纹轴之间还设置有轴承。
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一限位开关,该限位开关与电梯的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其中一个夹板上连接有一限位开关触板,所述限位开关触板上设置有一用于容置限位开关的触发部件的凹槽,当两个夹板相向运动并夹紧所述副导轨时,所述触发部件能够脱离凹槽以触发限位开关。
优选地,两个夹板的内侧皆设置有防滑垫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一种设置在电梯轿厢的前端的侧壁上的辅助夹紧装置,该辅助夹紧装置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两个相向设置的夹板相向运动以夹紧设置在电梯的井道壁上的副导轨,在货物进出电梯轿厢之前使用该装置夹紧副导轨,减轻重载荷对电梯的安全钳受力,防止电梯受到重载荷时造成轿厢下沉,减少对电梯部件的损坏,提高电梯的安全钳的使用寿命,有利于电梯的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对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示意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梯的辅助夹紧装置,包括:固定座1,设置于电梯轿厢的底部上;至少一组夹板组,活动设置在固定座1上,位于电梯轿厢的前部的外壁上;所述夹板组包括两个相向地活动设置在固定座1上的夹板2;副导轨3,固定设置在电梯的井道壁上,位于两个夹板2之间;以及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座1上,用于驱动两个夹板2相向运动以夹紧所述副导轨3。在本实施例中,电梯轿厢的前部的两侧外壁上分别配置有一组夹板组,井道壁上设置有两组夹板组一一对应的副导轨3,以上设置有利于重物进入电梯轿厢时保持轿厢的平衡和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转动设置在固定座1上的双向螺纹轴41,两个夹板2上分别开设有与该双向螺纹轴41对应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固定座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双向螺纹轴41转动以使得两个夹板2相向运动的转动驱动结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可以为两个分别与夹板2连接的活塞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鑫海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鑫海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7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