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旋转驱动直线弹射机构及其多面体机器人与运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6565.0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7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俞志伟;罗奥;刘程翔;石叶;谢家兴;陶洁莲;范雅婕;戴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旋转 驱动 直线 弹射 机构 及其 多面体 机器人 运动 方法 | ||
1.一种连续旋转驱动直线弹射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压缩杆(c11)、弹簧(d11)、套筒(e11)、舵机(g11)、电池(h11)、连接管(i11)、异型槽轮(j11)、槽滑动杆(k11)、槽滑动套(m11)、螺钉(n11)、控制部件(p11)、绳(q11);
其中压缩杆(c11)与弹簧(d11)放置于套筒(e11)中,且弹簧(d11)位于压缩杆(c11)与套筒(e11)之间;套筒(e11)的底端和连接管(i11)的底端分别固定于舵机(g11)左、右两侧;电池(h11)与控制部件(p11)分别固定于舵机前、后两侧;
异型槽轮(j11)位于舵机(g11)上方,且与舵机(g11)的输出轴固定;异型槽轮(j11)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异型槽(t11),槽滑动杆(k11)从异型槽轮(j11)下侧置于异型槽(t11)中,槽滑动套(m11)从异型槽轮(j11)上侧插入,并通过螺钉(n11)与槽滑动杆(k11)一起固定于异型槽(t11)中;
绳(q11)一端系在槽滑动套(m11)上,另一端系在压缩杆(c11)的顶端开孔处;
异型槽(t11)结构如下:定义异型槽第一端为N点,异型槽第二端为S点,异型槽轮(j11)与舵机(g11)的输出轴固定在舵机(g11)带动下旋转,异型槽轮(j11)的旋转中心为O点;其中点N、点O、点S在同一直线上;异型槽的形状成波浪形,它由靠近N点的第一段弧线和靠近S点的第二段弧线组成;其中O点位于第一段弧线的凹侧方。
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旋转驱动直线弹射机构的多面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包括若干连续旋转驱动直线弹射机构(b1)和具有若干安装孔的多孔球(a);连续旋转驱动直线弹射机构(b1)的连接管(i11)的顶端安装于多孔球(a)的安装孔内;压缩杆(c11)的顶端即为机器人的足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旋转驱动直线弹射机构的多面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多孔球(a)的安装孔的轴向呈现空间对称均匀分布,所有安装孔的轴向均汇聚于多孔球(a)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旋转驱动直线弹射机构的多面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
共有n个连续旋转驱动直线弹射机构(b1),多孔球(a)共有n个安装孔;
多孔球的中心与正n面体中心重合;多孔球的安装孔的轴向与正n面体中心和各顶点连线重合;其中n为4或8。
5.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旋转驱动直线弹射机构的多面体机器人的运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异型槽第一端(N)靠近直线弹射机构(b1)足端,槽滑动套(m11)位于异型槽第一端(N),且异型槽第一端(N)与异型槽第二端(S)连线与直线弹射机构(b1)运动方向平行时,直线弹射机构(b1)处于前半周期起始状态A,压缩杆(c11)处于最大伸长状态;
舵机(g11)逆时针旋转带动异型槽轮(j11)逆时针转动,异型槽轮(j11)通过系在槽滑动套(m11)上的绳(q11)拉动压缩杆(c11)向舵机(g11)方向运动,同时弹簧(d11)压缩储能;
当异型槽第二端(S)靠近直线弹射机构(b1)足端、槽滑动套(m11)位于异型槽第一端(N),且异型槽第一端(N)与异型槽第二端(S)连线与直线弹射机构(b1)运动方向平行时,直线弹射机构(b1)处于前半周期最大储能状态B;
异型槽轮(j11)继续稍稍逆时针旋转,压缩杆(c11)被弹簧(d11)立即弹出完成一次直线弹射后,异型槽第二端(S)靠近直线弹射机构(b1)足端, 槽滑动套(m11)位于异型槽第二端(S),直线弹射机构(b1)处于后半周期起始状态C,压缩杆(c11)处于最大伸长状态;
舵机(g11)逆时针旋转带动异型槽轮(j11)逆时针转动,异型槽轮(j11)通过系在槽滑动套(m11)上的绳(q11)拉动压缩杆(c11)向舵机(g11)方向运动,同时弹簧(d11)压缩储能;
当异型槽第一端 (N)靠近直线弹射机构(b1)足端、槽滑动套(m11)位于异型槽第二端(S)且异型槽第一端(N)与异型槽第二端(S)连线与直线弹射机构(b1)运动方向平行时,直线弹射机构(b1)处于后半周期最大储能状态D;
异型槽轮(j11)继续稍稍逆时针旋转,压缩杆(c11)被弹簧(d11)立即弹出完成一次直线弹射后,异型槽第一端(N)靠近直线弹射机构(b1)足端, 槽滑动套(m11)位于异型槽第一端(N),直线弹射机构(b1)处于前半周期起始状态A,压缩杆(c11)处于最大伸长状态;
舵机(g11)完成一个周期的一周逆时针旋转运动,实现直线弹射机构(b1)的两次储能弹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656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拥有自动平衡功能的可折叠履带式机器人底盘
- 下一篇:柔性多爪攀爬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