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针筒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4973.2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9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31 | 分类号: | A61M5/31;A61M5/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针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次性针筒。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次性针筒已经得到了普及。但是,大部分的一次性针筒不具自毁的功能,在注射完成后,由医护人员丢弃至专用的医疗专用垃圾桶,最后进行集中销毁。但是,在管理上仍会存在着漏洞。如:一些不法分子非法回收注射过的一次性针筒,经过稍微处理后再次流向一些医疗机构进行再次使用,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了病毒交叉传播及感染的几率。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604510 U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该专利对针筒、推杆及活塞进行了自毁式的处理,但是却没有对针头进行处理,仍存在着重复使用的可能,且在回收处理时,可能会扎伤处理医疗垃圾的工作人员,导致病毒交叉传播及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一次性针筒,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完全杜绝因使用一次性针筒而导致病毒交叉传播及感染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一次性针筒,包括筒体,筒体的下端设置有针座,在筒体内设置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杆头,活塞通过连接块与推杆连接,活塞能随推杆能在筒体内移动,在杆头的下端的外柱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在针座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卡爪一,弹性卡爪一卡接在杆头上的环形凹槽实现自毁,在筒体的下端的针座外设置有护套,该护套与筒体为一体式结构,在护套的内壁的下端设置有弹性卡爪二,锁针套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凸沿,锁针套从弹性卡爪二的下端伸入护套内,弹性卡爪二卡设在环形凸沿的底平面上实现对针头的锁定。
在上述的一种一次性针筒中,所述活塞的底平面上周向均布有两个以上的自毁槽,筒体上相应位置设置有数量一一对应的自毁刺针,自毁时,自毁刺针插设在自毁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一次性针筒中,所述推杆的截面呈十字形,在筒体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一条以上的定位线,推杆上的其中一个侧边与定位线对齐用于对自毁槽、自毁刺针的定位。
在上述的一种一次性针筒中,所述定位线设置一条,该定位线即为筒体上的刻度线。
在上述的一种一次性针筒中,所述筒体上端的凸沿与推杆上端的按压板之间设置有挡片,该挡片与推杆的按压板之间通过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对筒体、推杆、活塞、针头均进行了自毁,自毁彻底,无法实现一次性针筒的二次使用,避免了因使用一次性针筒而导致病毒交叉传播及感染的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医疗器具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2、本发明设置的挡片避免了在装配过程中因推杆插入过深而导致的自毁现象的发生,提高了装配的合格率,也避免医护人员在使用前导致的自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未注射时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发明注射后自毁状态下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锁针套与护套实现自锁时的示意简图。
图4是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筒体;2、针座;3、推杆;4、连接块;5、杆头;6、活塞;7、环形凹槽;8、弹性卡爪一;9、护套;10、弹性卡爪二;11、锁针套;12、环形凸沿;13、自毁槽;14、自毁刺针;15、凸沿;16、按压板;17、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一次性针筒,包括筒体1,筒体1的下端设置有针座2,在筒体1内设置的推杆3,所述推杆3的下端设置有连接块4,连接块4的下端设置有杆头5,活塞6通过连接块4与推杆3连接,活塞6能随推杆3能在筒体1内移动,在杆头5的下端的外柱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7,在针座2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卡爪一8,弹性卡爪一8卡接在杆头5上的环形凹槽7实现自毁,在筒体1的下端的针座5外设置有护套9,该护套9与筒体1为一体式结构,在护套9的内壁的下端设置有弹性卡爪二10,弹性卡爪二10沿护套9内壁周向均布。锁针套11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凸沿12,锁针套11从弹性卡爪二10的下端伸入护套9内,弹性卡爪二10卡设在环形凸沿12的底平面上实现对针头的锁定。
本发明不仅可以对推杆与筒体1之间进行锁定,还可以对针头进行锁定,大大提高了自毁的效果。
本发明对针筒的所有部件进行的自毁,完全杜绝的再次使用的可能性,避免了因重复使用一次性针筒而导致病毒交叉传播及感染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49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高压注射器针筒的固定到位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染针头储存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