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虚拟现实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4460.1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6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张丰学;龙寿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现实 设备 | ||
1.一种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前壳(1)和后壳(3)围成的镜框(2)、与所述后壳(3)连接的两个镜腿和内置于所述镜框(2)的光学系统、PCBA板、光感组件,所述前壳(1)周边设有若干用于嵌入所述后壳(3)的卡扣固定件;所述后壳(3)的背面设有用于与脸托(6)连接的脸托固定件(41)、与所述镜腿连接的凹槽;其中,
所述镜框(2)包括透气框(202),以及与所述透气框(202)相连接的容纳框(201);所述容纳框(201)与前壳(1)、后壳(3)形成的收纳腔用于容纳光学系统、PCBA板和光感组件;所述透气框(202)的中心线(2021)与所述容纳框(201)的纵向中心线(2011)重合;
所述透气框(202)包括分别沿中心线(2021)对称设置的过渡框(2022)、支撑框(2023)、桥接框(2024)和固定框(2025);
所述过渡框(2022)的外缘与所述后壳(3)的外缘相连接;所述过渡框(2022)的内缘与所述支撑框(2023)的外缘相连接;所述过渡框(2022)的外表面(20220)与所述支撑框(2023)的外表面(20230)所形成的支撑角β沿所述支撑框(2023)的外表面(20230)宽度H1逐渐变化;
所述支撑框(2023)的内缘与所述桥接框(2024)的外缘相连接;所述支撑框(2023)连接所述桥接框(2024)的一端到所述后壳(3)外表面(30)之间的距离L1沿所述容纳框(201)的厚度δ1逐渐变化;
所述桥接框(2024)的内缘与所述固定框(2025)的外缘相连接;所述固定框(2025)的内缘与所述前壳(1)的外缘连接;
所述过渡框(2022)、支撑框(2023)、桥接框(2024)和固定框(2025)分别呈弧形,以使依次连接形成的透气框(202)呈凹槽形,所述凹槽的深度由后壳(3)至前壳(1)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023)的外表面(20230)宽度H1与所述容纳框(201)的厚度δ1的比值为1~2;
所述支撑框(2023)连接所述桥接框(2024)的一端到所述后壳(3)的外表面(30)之间的距离L1占所述容纳框(201)的厚度δ1的60%~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角β随着所述支撑框(2023)对应的距离L1与宽度H1的比值呈反比例关系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2023)通过桥接框(2024)与所述固定框(2025)呈角度连接;所述支撑框(2023)的外表面(20230)与所述固定框(2025)的外表面(20250)延长线所形成的连接角θ与所述支撑角β的比值为0.6~0.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框(2022)与所述后壳(3)呈角度连接;所述过渡框(2022)的外表面(20220)与所述后壳(3)的外表面(30)所形成的过渡角α与所述支撑角β的比值为0.92~1.1;所述过渡角α与所述支撑角β分别为钝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现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框(2022)包括分别呈圆弧状的两个第一过渡件(20221)和两个第二过渡件(20222);两个所述第一过渡件(20221)沿中心线(2021)对称,两个所述第二过渡件(20222)沿中心线(2021)对称;
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过渡件(2022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第二过渡件(20222)的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过渡件(20221)的一端与另一个第二过渡件(2022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过渡件(20221)与第二过渡件(20222)的连接点为对应两个圆弧的外切交点;
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过渡件(2022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过渡件(20222)的另一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过渡件(20222)的连接点为对应两个圆弧的内切交点,以使所述过渡框(2022)呈拱形;
所述第一过渡件(20221)和第二过渡件(20222)的外缘与所述后壳(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44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玻璃纤维拉丝机的分拣机构
- 下一篇:一种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