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输电线路电磁辐射的接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3400.8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2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宋继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帕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R4/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输电 线路 电磁辐射 接头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磁辐射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输电线路电磁辐射的接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左右两根相对设置的输电线路,输电线路包括电芯,电芯外侧包覆有绝缘层,绝缘层外侧包覆有金属屏蔽层,金属屏蔽层外侧包覆有外套,两根电芯之间设有连接筒,连接筒外壁左右两端径向设有多个螺纹孔,螺纹孔内设有紧定螺钉,连接筒外侧包覆有第一热缩管,输电线路上还套设有锁紧筒,两个夹持筒之间设有中央锁筒,中央锁筒内壁设有与第三外螺纹相匹配第三内螺纹,连接筒、锁紧筒、固定筒、夹持筒和中央锁筒均为金属导电材质制成。其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降低输电线路电磁辐射的装置结构缺陷导致的接头处会大量泄漏电磁辐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辐射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输电线路电磁辐射的接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510224966.8)公开了一种降低输电线路电磁辐射的装置,包括外套,所述外套为中部空心、两端开口的圆筒形,所述外套内设置有电磁屏蔽层,所述外套沿轴向设有一开口,所述外套通过所述开口套装在输电线路上,所述外套内径大于输电线路的外径,所述外套的开口的一侧设有凹槽,另一侧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凸棱,所述凸棱插装在所述凹槽内使得所述外套的开口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外绝缘层、屏蔽网和内绝缘层,所述外绝缘层采用高温硫化硅橡胶压制,所述屏蔽网采用黄铜网裁制,所述内绝缘层采用高温硫化硅橡胶压制;屏蔽网置于事先刷好黏合剂的内绝缘层上方中央处,外绝缘层置于屏蔽网上方,外绝缘层与内绝缘层各边对齐,采用专用设备将排列好的外绝缘层、屏蔽网和内绝缘层压制为一体。可以大幅降低架空输电线路下方电磁辐射强度,还可以化解线下居民与供电部门之间的矛盾、节省线路技改经费。
但是在线路接头处,仍然会出现电磁辐射泄漏的问题,而且由于只有接头处会泄漏电磁辐射,导致这个位置的电磁辐射泄漏量会非常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降低输电线路电磁辐射的接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来解决现有的降低输电线路电磁辐射的装置结构缺陷导致的接头处会大量泄漏电磁辐射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低输电线路电磁辐射的接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左右两根相对设置的输电线路,所述输电线路包括电芯,所述电芯外侧包覆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侧包覆有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外侧包覆有外套,两根所述电芯之间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外壁左右两端径向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紧定螺钉,所述连接筒外侧包覆有第一热缩管,所述输电线路上还套设有锁紧筒,所述锁紧筒呈内端小外端大的锥台形结构,所述锁紧筒内端径向设有缺口,所述锁紧筒内端外壁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为锥形螺纹,所述输电线路于锁紧筒内端套设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外端内壁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固定筒内端外壁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输电线路于固定筒内端套设有夹持筒,所述夹持筒呈阶梯状筒状结构,所述夹持筒内端内径尺寸小于夹持筒外端内径尺寸,所述夹持筒内端外径尺寸小于夹持筒外端外径尺寸,所述夹持筒外端内壁设有与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夹持筒内端外壁设有第三外螺纹,两个所述夹持筒之间设有中央锁筒,所述中央锁筒内壁设有与第三外螺纹相匹配第三内螺纹,所述连接筒、锁紧筒、固定筒、夹持筒和中央锁筒均为金属导电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发明,通过连接筒配合紧定螺钉使用完成两根电芯之间的固定,通过第一热缩管完成连接筒的包覆,防止电流从连接筒处外泄;再通过锁紧筒、固定筒、夹持筒和中央锁筒连通两根输电线路的金属屏蔽层,形成一个连通的电磁屏蔽场域,避免电磁辐射从接头处泄漏。
进一步限定,所述紧定螺钉为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这样的结构设计,由于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整体大致呈圆柱形,没有凸出的头部,在拧紧后,可使内六角锥端紧定螺钉完全伸入螺纹孔内,方便第一热缩管的包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帕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帕特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3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煤浆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随动闸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