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不烫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3370.0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4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岩松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李唐明 |
地址: | 51044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温 不烫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杯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不烫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杯子包括普通水杯和保温杯,普通水杯倒入热水后无法实现保温功能,而且握持杯子的外壁时容易烫手,普通水杯常见的材料为塑料、不锈钢、陶瓷等,因其降温速率较低,不能满足用户的特定需求,给用户带来了一些不好的使用体验。保温杯倒入热水后,在喝水时需要将水倒出在常温下自然冷却一段时间方能饮用,尤其在外界环境温度过高时,热水冷却到常温状态时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造成了饮用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
为了提高金属表面的散热性能,为了尽快散热,通过涂层技术改善金属表面的热辐射效率,是提高金属材料散热性能的重要途径。碳纳米管(CNTs)是散热涂料最理想的功能填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好的导热材料之一,CNTs是一维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被誉为世界上最黑的物质,辐射系数接近1。涂层很薄时,比如5-10微米,就能形成均匀光洁、机械性能优异的膜,可以激发金属散热器表面的共振效应。
申请号为201410625187.4的专利“快速冷却茶杯”公开了一种快速冷却杯,包括第一杯体和杯盖,杯盖为金属吸热盖;在金属吸热盖的底部与第一杯体相接处设有隔热密封垫;在金属吸热盖内设有螺旋状冷却槽;冷却槽的进水口位于金属吸热盖的下表面,在金属吸热盖的上表面为与进水口相通的吸水口;在进水口处设有一与其相通的吸管,吸管通过设在第一杯体内壁的吸管支架固定。该专利通过吸水口将保温杯体内的热水吸出,并在吸出的过程中通过金属吸热盖的吸热作用进行冷却。该专利主要通过本发明中的金属吸热盖能吸收热水的温度,使热水从出水口至吸水口的过程中进行冷却,使热水迅速冷却为常温水,便于饮用,从而节约了热水冷却时间。但是由于本专利采用的金属吸热盖材料为铜,铜虽然导热系数高,吸热快,但是该专利中的金属吸热盖在吸收热量后造成温度过高容易烫手,而且铜在长时间的潮湿环境下容易与氧气反应生成铜锈,而且由于螺旋状冷却槽与吸管相通容易造成保温杯内热水热量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温不烫杯,在内杯体的外壁缠绕由快速吸热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吸水管,通过吸水管将热水从内杯体中吸出,在螺旋缠绕的吸水管中形成了一个较长的冷却水路,确保热水从吸水管的上端吸出时温度得到降低,而且外杯体上的散热通孔能够确保吸水管吸收的热量能得到散失。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保温不烫杯,包括内杯体、吸水装置和外杯体,所述内杯体套装在所述外杯体中,所述吸水装置包括吸水管,所述外杯体上设置通风散热结构,所述吸水管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吸水管沿所述内杯体的外壁螺旋缠绕,所述吸水管的下端与内杯体外壁的下端连接,所述吸水管的上端从所述内杯体外壁的上端伸出。
优选的,所述吸水装置还包括止回装置,所述止回装置设置在所述内杯体的外壁底部或杯底,所述止回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吸水管的下端连接,所述止回装置的入水口置于所述内杯体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内杯体的内壁和外壁上覆着绝热材料,所述绝热材料为绝热涂料或金属保温隔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外杯体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通风散热结构为若干散热通孔。
优选的,所述外杯体的侧壁上设置握持区和散热区,所述握持区设置在所述外杯体侧壁的中间区域,紧邻所述握持区的上下两个所述散热区上设置有若干散热通孔。
优选的,所述外杯体侧壁上设置把手区和散热区,所述把手区设置在所述外杯体侧壁的一侧,所述把手区设置有把手,所述散热区设置有若干散热通孔。
优选的,所述吸水管由铝、银、铜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优选的,所述吸水管的外层覆着碳纳米管散热涂料或银涂层。
优选的,所述保温不烫杯还包括杯盖,所述杯盖的上盖和下盖之间设置有中间夹层,上盖设置卡扣与杯盖的侧壁扣接,所述下盖设置有通孔,所述吸水管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收纳于与所述中间夹层中,所述吸水管的上端设置有隔热塑胶套管。
优选的,所述吸水管沿所述内杯体的外壁螺旋缠绕,所述吸水管的螺旋升角角度不小于0°。
更优选的,所述螺旋升角角度为0°。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取得了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岩松,未经刘岩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33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体式智能过滤水杯
- 下一篇:带组分调节功能的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