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隧道隔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2870.2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42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霖;朱世友;罗俊杰;魏玉省;张颖;刘庆方;徐丽;王子琦;谭平;刘玉杰;陈华霆;习智强;李斌;邹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8 | 分类号: | E21D11/08;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盾构 隧道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隧道隔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型水下隧道工程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盾构法隧道因其安全、快速、科技等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情况下,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外侧空隙只进行盾构机同步注水泥砂浆和通过管片注浆孔进行二次注水泥砂浆,管片外侧没有设计隔震层。但复杂地质、高烈度震区强震作用下盾构隧道管片结构需要设置隔震层,以减小地震作用对管片结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盾构隧道主要施工步骤如下:
1、管片制作;
2、管片运输;
3、管片拼装;
4、安装管片接缝环向、纵向连接螺栓;
5、管片背后空隙注水泥砂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强震作用下隔震层能够保证盾构隧道结构安全的盾构隧道隔震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盾构隧道隔震结构,它包含若干盾构管片、管片注浆孔、管片环缝、盾构机注浆孔、隔震层、开挖轮廓线;若干盾构管片之间设有管片环缝,每个盾构管片上设置有管片注浆孔,若干盾构管片的外周设置有隔震层,隔震层的外侧为开挖轮廓线,盾构机尾部设置注浆孔。
一种盾构隧道隔震结构的施工方法,它包含如下步骤:
1、通过盾构机注浆管对隧道管片背后空隙填充特殊材料;
2、通过管片注浆孔向管片背后空隙填充特殊材料;
3、在管片外侧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隔震层,隔震层能减缓和降低地震作用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震层采用橡胶颗粒和砾石。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震层的厚度不小于60mm。
本发明操作时,通过盾构机注浆管对隧道管片背后空隙填充特殊材料;通过管片注浆孔向管片背后空隙填充特殊材料;在管片外侧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隔震层;隔震层能减缓和降低地震作用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施工工艺简单;
2、工程投资少;
3、强震作用下隔震层能够保证盾构隧道结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A-A剖横断面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管片注浆孔布置图。
附图标记说明:
若干盾构管片1、管片注浆孔2、管片环缝3、盾构机注浆孔4、隔震层5、开挖轮廓线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盾构隧道隔震结构,它包含若干盾构管片1、管片注浆孔2、管片环缝3、盾构机注浆孔4、隔震层5、开挖轮廓线6;若干盾构管片1之间设有管片环缝3,每个盾构管片1上设置有管片注浆孔2,若干盾构管片1的外周设置有隔震层5,隔震层5的外侧设置有开挖轮廓线6,隔震层5内设置有盾构机注浆孔4。
一种盾构隧道隔震结构的施工方法,它包含如下步骤:
1、通过盾构机注浆管对隧道管片背后空隙填充特殊材料;
2、通过管片注浆孔向管片背后空隙填充特殊材料;
3、在管片外侧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隔震层,隔震层能减缓和降低地震作用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震层采用橡胶颗粒和砾石。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震层的厚度不小于60mm。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通过盾构机注浆管对隧道管片背后空隙填充特殊材料;通过管片注浆孔向管片背后空隙填充特殊材料;在管片外侧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隔震层;隔震层能减缓和降低地震作用对隧道结构的影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施工工艺简单;
2、工程投资少;
3、强震作用下隔震层能够保证盾构隧道结构安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大学;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2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城市地下盾构机双向出土技术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式预制箱涵及其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