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灭弧负荷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12584.6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4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梁景璇;游一民;郑闽生;林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70 | 分类号: | H01H33/70;H01H33/9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阙龙燕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开关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具体公开一种灭弧负荷开关,包括第一、第二导电端以及被驱动而往复运动的导电杆,导电杆运动实现合闸与分闸。第二导电端包括活塞和第二触头;第二触头设在活塞外部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导电杆为中空腔体,安装于该间隙,并将活塞容纳于其腔体中;第二触头与导电杆在运动过程中能保持电连接;该导电杆的腔体与该活塞构成一体积可变的气体容纳空间;该第一导电端包括第一触头;该导电杆端部设有与所述气体容纳空间连通的气流喷嘴及产气元件。分闸时,导电杆下移使气体容纳空间变小产生高压气流以熄灭分闸所产生的电弧;同时导电杆端部的产气元件受电弧作用释放灭弧气体,熄灭电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兼具压气灭弧和产气灭弧两种灭弧方式的灭弧负荷开关。
背景技术
当使用开关电器断开电流时,如果电路电压高于10-20伏,电流高于80~100mA,电器的触头间便会产生电弧。电弧是两极间产生强烈而持久的气体放电现象,本质上是高温高导电的游离气体,它不仅对触头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且使断开电路的时间延长。
现在市场上的12kV中压负荷开关设备主要有5种方式:油浸式、压气式、产气式、SF6(六氟化硫)气体式、真空式。真空式结构虽然方便,如中国授权公告号CN 101800137B的发明专利文献就公开了这种技术,但其成本很高也没隔离断口;SF6气体式性能比较优越,如中国公开号CN 101425421 A的发明专利文献就公开了这种技术,但SF6气体是非环保气体,其发展和应用受到限制;传统的压气式和产气式产品受灭弧性能的影响,体积都比较非常大,无法实现小型化,如中国授权公告CN 2256584 Y的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就公开了一种安全压气式空气负荷开关。综上所述,目前的负荷开关几乎大都是单独运用以上的一种方式进行灭弧的,没能很好的将相关灭弧结构进行巧妙有机地结合,整体结构显得比较笨拙;因此现有灭弧开关的灭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而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此外,目前针对压气式和产气式结构的设计都是相对粗糙的,没有针对灭弧结构和气流结构进行细化的设计,所以灭弧性能都比较差,无法实现小型化,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将压气式灭弧结构与产气式灭弧结构巧妙结合的灭弧负荷开关结构,提高灭弧性能,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化的引弧触头结构的灭弧负荷开关,提高开断电流时电流转移的能力。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化的喷嘴结构的灭弧负荷开关,能够优化气流流场,强化灭弧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灭弧负荷开关,包括一个第一导电端、第二导电端以及一个能够受驱动往复运动的导电杆,通过所述导电杆的往复运动实现所述第一导电端与第二导电端的合闸或分闸;
所述第一导电端包括第一触头,所述导电杆向所述第一导电端移动并靠近时,能够与所述第一触头导电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端包括一个活塞和第二触头;所述第二触头设于所述活塞的旁侧,且所述第二触头与所述活塞之间形成一个间隙;
所述导电杆为一个具有腔体的中空结构;所述导电杆安装于所述间隙,并将所述活塞容纳于所述腔体中,所述第二触头则接触在所述导电杆的外表面,所述第二触头与运动过程中的所述导电杆始终保持电连接;该活塞与所述腔体构成一个体积可变的气体容纳空间;
所述导电杆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导电端的第一端,以及朝向所述第二导电端的第二端;其中所述导电杆的第一端设有一个与所述气体容纳空间连通的气流喷嘴以及一个产气元件;
所述导电杆向靠近所述第一导电端的方向移动以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导电连接,达到合闸状态,此时所述气体容纳空间体积变大且吸入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25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臭氧发生电极装置
- 下一篇:集成式模块臭氧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