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2345.0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4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毛永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剑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2/741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张冉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路由器 负载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设备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方法为,无线路由器连接两台计算机,计算机上均安装有网络测试软件,通过设置网络测试软件一台计算机发送测试数据通过路由发送至另一台计算机。如果无线路由器为双频路由器,则需为每个频段配一台计算机,同样的,若同时进行多台路由器的满负载测试,则相应的就会应用到更多的计算机资源,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占用计算机资源及人力资源多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包括电源、第一无线路由器和第二无线路由器,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一网络测试模块,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二网络测试模块,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均为第一频段的接口,所述电源为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供电,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一接口依次通过第一射频线、第一衰减器和第二射频线与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二接口电连接;
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还包括控制设备和监测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第二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网络测试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以满负载状态向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一测试数据,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设置所述第二网络测试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二接口接收所述第一测试数据,所述监测设备与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在满负载状态下的工作状态。
较佳地,所述第一网络测试模块包括第一网络设置模块和第一Iperf模块,所述第一网络设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一设置命令和第二设置命令,所述第一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二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所述第一频段的服务模式为无线接入点模式;
所述第一Iperf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五设置命令,所述第五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一Iperf模块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以及设置并行任务数、测试时长。
较佳地,所述第五设置命令还用于设置所述第一Iperf模块的窗口大小、监听端口值和带宽报告的间隔时间。
较佳地,所述第二网络测试模块包括第二网络设置模块和第二Iperf模块,所述第二网络设置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的第三设置命令和第四设置命令,所述第三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和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IP地址不同且在同一个网段内,所述第四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二无线路由器的所述第一频段的服务模式为客户端模式;
所述第二Iperf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的第六设置命令,所述第六设置命令用于设置所述第二Iperf模块为服务器模式以及接收端口值,所述接收端口值与所述监听端口值相同;
和/或,所述第六设置命令还用于设置窗口大小。
较佳地,所述无线路由器满负载测试系统还包括第三无线路由器,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包括第三网络测试模块,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还包括至少一第三接口,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包括至少一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数量相同,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均为第二频段的接口,所述第一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三接口依次通过第三射频线、第二衰减器和第四射频线与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的一个第四接口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网络测试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以满负载状态向所述第三无线路由器发送第二测试数据,所述控制设备还用于设置所述第三网络测试模块分别通过所述第四接口接收所述第二测试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剑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剑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2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名制闸机状态监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性能测试管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