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饭锅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12205.3 | 申请日: | 2017-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8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中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禾正金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饭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饭锅,包括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本体下方的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发热体、感温杆、复位机构、温控器、限位顶杆以及杠杆机构;所述感温杆与所述温控器相接触,所述限位顶杆与所述杠杆机构相连接并与所述温控器相接触;所述杠杆机构包括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所述限位顶杆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之间。本发明提供的电饭锅,当本体安放位置不当或本体下方有异物时,就会加大本体与杠杆机构之间的间距,导致限位顶杆无法与温控器接触,所述温控器无法启动开关,发热体无法通电,只有用户重新安放好所述本体才能正常通电,防止因所述本体放置不当引起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饭锅。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机械控温的简易电饭锅的温控是采用磁铁控温的方式,因其结构特性的关系是很难做到限位,且若采用该结构做到限位的成本也很高,因此通常,该种简易电饭锅均不会限位,消费者使用中很容易因使用不当而烧保险丝,另一方面,磁钢限温器时间长了也会因消磁而造成温度控制的不准,于是煮饭容易焦糊,基于目前市场上电饭锅的的种种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电饭锅,解决以上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饭锅,采用突跳式感温器,可以自动限位,防止煮饭焦糊等现象发生,提高电饭锅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饭锅,采用突跳式感温器,可以自动限位,防止煮饭焦糊等现象发生,提高电饭锅的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饭锅,包括本体以及位于所述本体下方的发热机构,所述发热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发热体、感温杆、复位机构、温控器、限位顶杆以及杠杆机构;
所述感温杆与所述温控器相接触,所述限位顶杆与所述杠杆机构相连接并与所述温控器相接触;
所述杠杆机构包括第一杠杆和第二杠杆,所述限位顶杆包括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第一杠杆和所述第二杠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限位顶杆还包括限位凹槽和顶部,所述限位顶杆的活动距离为所述限位凹槽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本体与所述第一杠杆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述温控器、所述限位凹槽及所述顶部的高度之和。
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为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直径大于所述感温杆的直径;
所述复位弹簧处于未压缩状态时,其高度大于所述感温杆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温控器位于所述感温杆内部,其一端与所述本体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限位顶杆相接触,并与所述感温杆和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热机构还包括外壳支撑架,所述外壳支撑架呈柱状壳体结构,所述复位机构容置于所述外壳支撑架内腔。
优选地,所述外壳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的直径大于所述温控器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感温杆呈柱状壳体结构,其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温控器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本体与所述发热机构之间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温控器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以及第三通孔的位置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电饭锅,当所述本体安放位置不当或所述本体下方有异物时,就会加大所述本体与所述杠杆机构之间的间距,导致所述限位顶杆无法与所述温控器相接触,所述温控器无法启动开关,所述发热体无法通电,只有用户重新安放好所述本体才能正常通电,防止因所述本体放置不当引起的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禾正金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禾正金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2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苹果去核机
- 下一篇: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