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11266.8 | 申请日: | 201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1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江志钧;杨明叡;陈哲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白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2 | 分类号: | G02B5/22;G02B5/20;C03C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李有财 |
地址: | 215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 红外线吸收层 玻璃基材 碱土金属 制造工艺 碱金 金属 近红外线 陶瓷晶体 薄型化 量产性 制程 申请 吸收 生产 | ||
本发明涉一种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及其制造工艺,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包括玻璃基材及镀于所述玻璃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至少一层无机红外线吸收层,每一层无机红外线吸收层的材料为吸收近红外线的RCuPO4陶瓷晶体粉末,其中R为碱金金属或碱土金属,碱金金属是选自锂、钠、钾及铷中一者,碱土金属是选自铍、镁、钙、锶、钡及锌中一者。每一层无机红外线吸收层的厚度介于500nm与5000nm间。本申请的无机红外线吸收层通过PVD制程直接镀于玻璃基材,以利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生产,提升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量产性,也使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符合薄型化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滤光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已广泛应用于影像传感器(CCD&CMOS)等摄影组件,其基材可分为无机材(玻璃)、有机材(塑胶)及与有机无机复合材(玻璃+有机染料涂布)等。
使用无机材为基材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是如使用含铜的磷酸盐玻璃或含铜的氟磷酸盐玻璃为基材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其基材的缺点具有薄化制程易碎与不耐酸碱之性质。然目前滤光片的厚度趋向薄型化,基材厚度需小于0.1mm,有一定的制程难度。
使用有机材为基材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是如以COC树脂添加近红外光吸收型染料形成近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其具有较玻璃轻薄化优势。但此滤光片的缺点为其所添加的近红外光吸收型染料只能吸收特定波段之光线(如波段介于700nm与800nm间),如须达到700nm与1200nm间的全近红外光波段吸收,仍需藉由PVD镀膜方式于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表面镀上一层红外线截止膜,已达到全近红外光波段吸收效果。但必须控制PVD镀膜的温度,避免有机材料不耐高温而产生质变的问题。
使用有机无机复合材为基材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是如以在玻璃基材上涂布有机红外线吸收层的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其玻璃基材可选用强度高且厚度薄(50um与200um间)的透明硼硅酸盐或铝硅酸盐玻璃。但此滤光片的缺点是有机红外线吸收层所使用的有机染料仍无法达到700nm与1200nm间的全近红外光波段吸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及其制造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揭示了一种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材及镀于玻璃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的至少一层无机红外线吸收层,每一层无机红外线吸收层的材料为吸收近红外线的RCuPO4陶瓷晶体粉末,其中R为碱金金属或碱土金属,碱金金属是选自锂、钠、钾及铷中一者,碱土金属是选自铍、镁、钙、锶、钡及锌中一者;其中每一层无机红外线吸收层的厚度介于500nm与5000nm间。
本申请更提供一种近红外线截止滤光片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RCuPO4陶瓷晶体粉末;制备RCuPO4陶瓷锭;以及以RCuPO4陶瓷锭为靶材,并通过PVD制程将RCuPO4陶瓷晶体镀于玻璃基材,并于玻璃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至少一层无机红外线吸收层;其中制备RCuPO4陶瓷晶体粉末的步骤更包括制备RCuPO4前驱物,RCuPO4前驱物是混合搅拌所述铜源、碱源、磷酸源及柠檬酸水溶液形成,其中铜源、碱源及磷酸源的比例为1:1:1;去除混合溶液的水分而获得溶胶;去除RCuPO4溶胶的水分而获得RCuPO4起始粉末;研磨RCuPO4起始粉末成细粉状RCuPO4起始粉末;加热细粉状RCuPO4起始粉末而得到RCuPO4陶瓷晶体粉末;其中R为碱金金属或碱土金属,碱金金属是选自锂、钠、钾及铷中一者,碱土金属是选自铍、镁、钙、锶、钡及锌中一者;其中每一层无机红外线吸收层的厚度介于500nm与5000nm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白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白金光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白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112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