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双枪联动控制系统及联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9167.6 | 申请日: | 2017-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梁明芹;王绪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枪 氧枪 联动控制 转炉 联动控制系统 转炉生产过程 控制模块 转炉冶炼 动态控制模型 静态控制模型 联动控制模块 信息收集模块 吹氧流量 动态控制 技术支撑 静态控制 人工操作 实时计算 冶炼过程 转炉吹氧 状态跟踪 总吹氧量 钢水 辅料量 炼钢 点火 升降 跟踪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炉双枪联动控制系统及联动控制方法。本发明用于氧枪副枪联动控制的包括氧枪副枪联动控制模块,用于跟踪转炉生产过程中的状态信息的转炉状态跟踪模块,用于转炉生产过程中的副枪控制的副枪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氧枪的点火、升降、吹氧流量的大小的氧枪控制模块,用于计算需要加入的辅料量、需要的总吹氧量,进行转炉冶炼的静态控制的静态控制模型,用于实时计算冶炼过程中钢水的碳含量、温度,进行转炉冶炼的动态控制的动态控制模型,用于收集包括转炉吹氧的相关数据的信息收集模块;本发明能够实现氧枪副枪的联动控制,既提高效率,又无需人工操作,为转炉的自动炼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炉双枪联动控制系统及联动控制方法,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转炉基本上采用顶底复吹,装备有副枪,用于自动测温取样,在冶炼过程中,氧枪和副枪分别需要进行控制,包括副枪探头的安装、下枪测量和副枪提升,以及氧枪升降和氧气流量的控制,这就需要操作人员现场控制,不仅需要消耗操作人员的精炼,而且增加冶炼时间。为此,如果有一种技术,实现氧枪副枪的联动控制,必将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操作消耗的额外时间,缩短冶炼周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转炉双枪联动控制系统及联动控制方法,将副枪的控制与氧枪控制、转炉静态模型、转炉动态模型结合,从而实现氧枪副枪的联动控制,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操作消耗的额外时间,缩短冶炼周期。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转炉双枪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氧枪副枪联动控制模块,转炉状态跟踪模块,副枪控制模块,氧枪控制模块,静态控制模型,动态控制模型,信息收集模块;
所述的氧枪副枪联动控制模块:用于氧枪副枪联动控制;
所述的转炉状态跟踪模块:用于跟踪转炉生产过程中的状态信息;
所述的副枪控制模块:用于转炉生产过程中的副枪控制;
所述的氧枪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氧枪的点火、升降、吹氧流量的大小;
所述的静态控制模型:用于计算需要加入的辅料量、需要的总吹氧量,进行转炉冶炼的静态控制;
所述的动态控制模型:用于实时计算冶炼过程中钢水的碳含量、温度,进行转炉冶炼的动态控制;
所述的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包括转炉吹氧的相关数据。
用上述的转炉双枪联动控制系统进行转炉双枪联动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转炉状态跟踪模块跟踪转炉冶炼相关状态,当炉次状态为加废钢或兑铁水时,通知氧枪副枪联动控制模块启动静态控制模型;当炉次状态为吹炼开始时,通知氧枪副枪联动控制模块启动氧枪控制模块下枪吹炼;
(2)氧枪副枪联动控制模块启动信息收集模块,收集相关数据后,启动动静态控制模型进行静态模型计算,得到模型计算的总的吹氧量OModStTotal;
(3)氧枪副枪联动控制模块启动副枪控制模块安装TSC探头;
(4)信息收集模块收集相关信息上传氧枪副枪联动控制模块,氧枪副枪联动控制模块判断是否符合副枪测量条件,若不符合继续本步骤,否则执行一下步骤;
(5)氧枪副枪联动控制模块启动氧枪控制模块执行提枪操作;延时ΔT1;启动副枪控制模块执行测量动作;
(6)信息收集模块收集相关信息上传氧枪副枪联动控制模块,当收到副枪测量成功信息时,下达副枪提枪指令,启动副枪控制模块执行提枪操作;延时ΔT2,下达氧枪下枪吹炼指令,启动氧枪控制模块执行下枪吹氧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91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