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囊型相变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08853.1 | 申请日: | 2017-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方向晨;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B01J13/04;C23C18/36;C23C18/3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囊 相变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胶囊型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液压成型技术将无机金属盐粉末压制成半球颗粒,将半球颗粒焊接成球,随后再通过液压成型技术对球体颗粒包覆聚合物薄膜,聚合物薄膜选自聚偏氟乙烯薄膜、聚酰亚胺树脂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氟化乙丙烯薄膜中的一种或几种,得到薄膜包覆的相变储能材料颗粒;无机金属盐是硝酸锂、硝酸钠、硝酸钾、氯化钠、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无机金属盐粉末的粒径为100μm~200μm;将无机金属盐粉末压制成半球颗粒,液压压力为750N~1200N,液压温度为20℃~30℃,成型时间2.5min~5min;半球颗粒的直径为5mm~35mm;采用热风喷嘴焊接方式将半球颗粒焊接成球,所述热风喷嘴焊接的热风流速为25mL/min~50mL/min,热风温度为250℃~450℃;无机金属盐粉末与聚合物薄膜的质量比为(3~15):1;采用液压成型技术对球体颗粒包覆聚合物薄膜,液压压力为750N~1300N,成型温度为250℃~500℃,成型时间为5min~30min;
(2)对步骤(1)薄膜包覆的相变储能材料颗粒实施金属封装,即在薄膜表面包覆一层镍、铬、锌中的至少一种,干燥后得到胶囊型相变储能材料;通过化学沉积技术在薄膜表面包覆金属,具体操作是在30℃~90℃温度下,将步骤(1)得到的薄膜包覆的相变储能材料颗粒放入配制好的无电解镀液中,镀金属时间为2.5min~8.5min,金属的沉积厚度为1μm~12μm;所述无电解镀液中,薄膜包覆的相变储能材料颗粒、金属盐、次磷酸钠、柠檬酸钠、氨水、去离子水和四氯钯酸钠的质量比为1:(1.5~3.5):(2~4):(0.6~1.5):(1.7~3.5):(800~1200):(0.005~0.01),其中氨水的质量浓度为20wt%~3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无机金属盐粉末压制成半球颗粒,液压压力为850N~1000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半球颗粒的直径为15mm~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热风喷嘴焊接的热风流速为30mL/min~40mL/min;热风温度为300℃~3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机金属盐粉末与聚合物薄膜的质量比为(8~12):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对球体颗粒包覆的聚合物薄膜为聚四氟乙烯和氟化乙丙烯复合薄膜,两种薄膜的质量比为1:0.5~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种薄膜的质量比为1:1~1:2.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压成型技术对球体颗粒包覆聚合物薄膜,液压压力为900N~1100N,成型温度为300℃~400℃,成型时间为8min~13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金属封装是在薄膜表面包覆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干燥温度为300℃~350℃,干燥时间为40min~150min。
11.采用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方法制备的胶囊型相变储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胶囊型相变储能材料的颗粒直径为9007μm~35040μm,相变芯材包覆率为83%~93%,颗粒强度为92N·cm-1~107N·cm-1,熔化潜热为135.6kJ·kg-1~198.6kJ·kg-1,熔化温度为299.15℃~299.33℃,2000次循环后熔化潜热为135.1 kJ·kg-1~198kJ·kg-1,熔化温度为298.01℃~298.63℃,2000次循环后无漏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88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作玩具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相变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