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7817.3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8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富敏;王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通信设备上设有听筒,以手机为例,在手机的上部设有听筒孔,听筒组件通过听筒孔向外输出声音。在听筒孔上覆盖有防尘网,该防尘网用以避免灰尘等异物进入听筒孔,以达到防尘甚至防水的目的。
在相关技术中,在机壳上环绕听筒孔设有一胶结平面,防尘网附着于胶结平面上并覆盖听筒孔。为使防尘网牢固的附着于胶结平面上,在听筒孔周边环绕的胶结平面的面积需要达到预设宽度。
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手机的外观及操作体验越来越高。例如手机已经向全面屏手机方向发展,而全面屏手机在外壳与显示屏组件之间形成超窄边框。由于超窄边框的宽度小,而传统的听筒孔所占空间大,在听筒孔周围不足以形成有效的胶结平面,导致防尘网不能有效地覆盖听筒孔及与机壳固连。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通信设备。
具体地,本公开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机壳及组装至所述机壳的显示屏组件,所述通信设备设有听筒孔,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听筒组件,所述听筒组件包括支架及设于所述支架上的防尘网,其中,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听筒孔对应的出音孔,所述防尘网设置于所述出音孔位置并覆盖所述出音孔,以将所述出音孔与所述听筒孔隔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外周壁用以容纳至少部分所述支架,以使所述听筒孔与所述出音孔相对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凹槽部,所述支架至少部分插设至所述凹槽部,所述防尘网的一部分位于支架与凹槽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部包括台阶面及向所述听筒孔方向延伸的内壁面,所述支架至少部分架设于所述台阶面上且所述防尘网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内壁面与所述支架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还包括位于所述出音孔位置的第一侧壁,所述防尘网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倾斜相交至所述出音孔的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与所述机壳的内表面形成收容腔,其中所述防尘网的一部分设置在该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二侧壁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倾斜相交至所述出音孔的第二侧壁,所述防尘网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侧壁贴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设置于所述出音孔的对立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设置在靠近所述显示屏组件的一侧,而所述第二侧壁设置在远离显示屏组件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与所述机壳之间形成出音通道,所述出音孔为所述出音通道的出口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听筒孔位于所述机壳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的结合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设有缺口,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机壳固连并在所述缺口处形成所述听筒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音孔为排列在通信设备横向方向上的至少一个。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防尘网与所述支架之间还设有胶接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设备还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通信设备内设置支架,出音孔设于支架上,防尘网覆盖出音孔并与支架连接,增加了防尘网的胶结面积,牢固性好。出音孔与听筒孔导通并通过防尘网隔开,对声音传递的影响小,又能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到出音孔中,防护效果好。通过设置支架以调节出音孔的位置,可以有效调节听筒组件在机壳内的安装位置,提高机壳的空间利用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信设备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78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挤出切粒生产线的称重混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滚筒对滚颗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