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卓手机短信自动备份及清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7106.6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5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舒;吴大雷;张秀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W4/14;H04L12/24;G06F3/06;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杨树云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短信 自动 备份 清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卓手机短信自动备份及清理方法,属于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在各类社交软件层出不穷的今天,短信依然是用户最基础最广泛的移动增值业务,据统计在通信过程中收发短信的数量与种类呈现出明显的指数增长。短信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交流的重要手段,而且,各类账号注册需要短信验证、金融交易信息需要通过手机短信进行安全验证。与此同行,各类广告短信、垃圾短信也不断泛滥,严重困扰着广大用户。基于以上原因,各种短信分类以及垃圾短信过滤方法应运而生。
但是,随着短信越来越多,其存储和删除自然是要考虑的。如何快速删除不需要的垃圾信息、各类已经没有价值的验证信息;同时随着“云”不断的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广大用户也可能拥有自己的云端存储空间,用来备份存放重要的资料,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备份重要联系人的信息也逐渐变成用户关心的问题。
目前,有关于安卓手机短信管理方面的专利,大都集中在如何拦截垃圾短信以及对短信进行分类存储等方面,并未涉及快速删除垃圾短信以及短信备份这两个极大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方面。因此,需要一种手机短信备份和快速删除的方法。
中国专利文献CN103152707A公开了一种手机及其处理短信的方法,该手机在接收到短信时,会根据用户设定的关键词及活页夹来判断该短信是垃圾短信还是用户所想了解的短信,如果是垃圾短信,则删除该短信,如果是用户想了解的短信,则存储于相应的活页夹中,各活页夹方便用户查阅和操作。但是,该专利仅仅是针对于如何分类存储短信息并没有涉及到短信息备份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卓手机短信自动备份及清理方法;
本发明可以使用户的Android智能手机快速的清理垃圾信息、验证信息、以及各类不再需要的无用信息;并且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以便在不同的手机终端之间进行同步或是以文本形式存储重要信息。本发明可以简化用户的操作、大幅度提高用户体验。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用户可能会拥有多个手机终端,本发明设计的短信自动备份的方法,能够使用户更加快捷的在不同终端上同步短消息,增加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也提出了一种短信快速清理的方法以节约用户的时间;这两点可以极大的提高用户体验。、
术语解释:
1、遍历:指通过程序查找文件夹下的全部文件。
2、Toast:Android中用来显示显示信息的一种机制。
3、Dialog:Android中界面上弹出的提醒用户操作的对话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安卓手机短信自动备份及清理方法,包括:
(1)遍历所有短信发件人号码并分类:如果该号码能在备份数据库中存储的号码匹配到,则判定为有用信息;如果该号码是有效号码,则判定为待确认信息,否则,判定为无用信息;所述备份数据库用于存储机主手机通讯录中的号码以及之前备份过的信息对应的号码;有效号码是指符号手机号码编码规则的手机号码;
(2)对步骤(1)分类后的短信进行自动备份和清理:对于有用信息,进行备份;对于待确认信息,由用户自主选择删除或进行备份,对于无用信息,直接删除。
本发明对短信箱进行遍历查找并分类进行处理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清理通知信息、验证消息等无用的垃圾信息,减少了用户在清理信箱时的操作,能够显著的提高用户体验,并且使用户的信箱保持整洁易用。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在步骤(1)之前,执行以下操作:
设置自动备份和清理的时间间隔,在该时间间隔内执行步骤(1)。
自动备份和清理的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分别进行设定,皆不影响本发明的效用。
设置自动备份和清理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选择在什么时间进行自动备份和清理操作,这样的设置使得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由用户自主选择删除或备份,包括步骤如下:
弹出Toast提示框,提醒用户有可以备份的新消息,由用户进一步选择是否进行备份以及备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浚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7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上光伏支架固定装置
- 下一篇:船舶侧翻逃生预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