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用于区分芝麻13对染色体的BAC标记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5923.8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1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苗红梅;张海洋;赵瑞红;马琴;李春;魏利斌;段迎辉;徐芳芳;琚铭;常淑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41;C12N15/11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组 用于 区分 芝麻 13 染色体 bac 标记 | ||
本发明属于芝麻染色体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组用于区分芝麻13对染色体的BAC标记专利申请事宜。该组BAC标记共包括17个BAC信息,BAC标记基本信息具体如下表所示,BAC双末端碱基序列信息具体如SEQ ID NO.1~34所示。本申请所提供17个BAC标记在染色体上均为单一特异位点,具有位点的特异性和唯一性;利用本申请所提供的区分方法可以准确识别并确定芝麻各条染色体,可用于芝麻高密度细胞遗传图谱构建、芝麻基因组精细图校对等研究,具有重要科研理论意义和科研价值,可为后续芝麻染色体组学研究、芝麻育种提供理论支持和奠定应用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芝麻染色体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组用于区分芝麻13对染色体的BAC标记专利申请事宜。
背景技术
芝麻(
芝麻属于小染色体作物,染色体数目多,且形态相似,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芝麻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我国科研工作人员相继开展了芝麻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观察,染色体带型分析和染色体组型研究。近几年来,为揭示芝麻染色体组及基因组特征,我国芝麻科研工作者对芝麻染色体制片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刘艳阳等,2011,芝麻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关键因子的优化研究;张海洋等,2012,芝麻染色体核型及似近系数分析)。
但是,由于芝麻的13对染色体形态较为相似,且染色体制片质量和发育时期等因素均能影响原位杂交结果,因此目前尚缺乏一种较为稳定的、且准确区分13对芝麻染色体并对其准确命名的方法。也因此,如果能开发一套能准确区分芝麻13对染色体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均较强的分子标记,对推动芝麻染色体组和基因组学发展就显得十分必要。
2012年以来,为配合芝麻基因组精细图构建以及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先后构建了芝麻栽培种(豫芝11号)基因组的BAC和BIBAC文库。随后在完成芝麻染色体制片技术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芝麻BAC-FISH技术和染色体片重复BAC-FISH杂交技术(参考申请号2014103220094专利),从而为芝麻染色体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总体而言,由于芝麻染色体鉴定、区分时面临着稳定性和准确性的特殊要求,因而在利用BAC-FISH技术进行相关研究时,仍然面临着较多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组用于区分芝麻13对染色体的特异性BAC标记,利用这组BAC标记和现有BAC-FISH技术,提供一种区分芝麻13对染色体的方法,从而为芝麻基因组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和应用基础。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组用于区分芝麻13对染色体的BAC标记,该BAC组标记共包括17个BAC信息,BAC标记基本信息具体如下表所示:
需要解释的是,探针名称中“G”表示该探针为绿色荧光标记,“R”表示该探针为红色荧光标记;
BAC双末端碱基序列信息具体如SEQ ID NO.1~34所示,即:
利用所述用于区分芝麻13对染色体的BAC标记组的区分芝麻13对染色体的区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一)芝麻染色体标本制备
以芝麻根尖作为样品,制备根尖染色体片标本;具体而言,以豫芝11号种子的1.2~1.8cm根尖作为样品,制备芝麻染色体标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59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