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板玻璃配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05317.6 | 申请日: | 2017-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18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鲍田;金良茂;汤永康;甘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3C6/04 | 分类号: | C03C6/04;C03C1/02 |
| 代理公司: | 34113 安徽省蚌埠博源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晋弘 |
| 地址: | 23301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粉 芒硝 复合颗粒 配合料 熔窑 白云石 耐火材料 平板玻璃 石灰石 纯碱 空气接触 煤粉颗粒 温室气体 砂岩 排放量 包覆 配比 硝水 制备 长石 着色 过量 玻璃 侵蚀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板玻璃配合料及其制备方法,由砂岩、纯碱、长石、石灰石、白云石、芒硝、煤粉组成,所述煤粉的用量为常规芒硝用量的2.4~3.6%;拿出芒硝用量的5~50%与所述用量的煤粉制成复合颗粒,煤粉颗粒粒度范围0.15~0.4mm>90%,复合颗粒的粒度范围0.3~0.9mm>90%;复合颗粒及其余的芒硝共同添加到配合料中。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1)有效保证了芒硝煤粉配比的准确;2)芒硝将煤粉包覆在内,隔绝了煤粉与空气接触,有效防止了煤粉进入熔窑后的过早烧掉;3)不会产生“硝水”侵蚀熔窑耐火材料,不会有过量煤粉使玻璃着色;4)减少了煤粉用量,可以减少温室气体C02的排放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生产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板玻璃配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平板玻璃配合料通常由砂岩、纯碱、长石、石灰石、白云石、芒硝、煤粉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生产时,配合料被投入熔窑内加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理化反应后转化为熔体,熔体内含有大量气泡,通过澄清作用,除去玻璃液中的气泡,再经均化、成形、退火、切裁等工序,制得平板玻璃。在玻璃熔制过程中,芒硝起助熔和澄清作用,一般需要和煤粉配合使用,芒硝中的主要成分是Na2S04,热分解温度高达1200~1300℃,加入煤粉(碳)作为还原剂后,其分解温度能降低300℃,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芒硝的用量是配合料量的1~1.5%,煤粉的用量为芒硝量的4~6 %,为了保证芒硝与煤粉充分接触,玻璃工厂通常是把芒硝和煤粉先在小混合机内混合,然后再把预混后的原料与其它原料一起在大混合机内混合制成配合料。经过预混的芒硝和煤粉在随后的工艺流程中,芒硝吸潮会粘附在设备上,设备振动及转载落差会造成分料,在大混合机中的再混合会使芒硝、煤粉重新分离,这些因素都会使预混效果遭到破坏,使芒硝、煤粉配比不准确。当芒硝煤粉配比不准确时,如果煤粉不足,芒硝不能充分分解,会产生过量“硝水”,侵蚀熔窑耐火材料,如果煤粉量过多,会使玻璃着色,影响玻璃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配合料芒硝、煤粉配比不准确的缺点,提供的一种玻璃配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板玻璃配合料,由砂岩、纯碱、长石、石灰石、白云石、芒硝、煤粉组成,其中砂岩、纯碱、长石、石灰石、白云石、芒硝的配比量与现有常规平板玻璃配合料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粉的用量为芒硝重量的2.4~3.6 %;拿出芒硝用量的5~50%与所述用量的煤粉制成复合颗粒,复合颗粒是以煤粉颗粒为核心、芒硝包覆在外层构成的,煤粉颗粒粒度范围0.15~0.4mm>90%,复合颗粒的粒度范围0.3~0.9mm>90%;复合颗粒及其余的芒硝共同添加到配合料中。
一种平板玻璃配合料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煤粉的用量为芒硝重量的2.4~3.6 %,称取一副玻璃配合料中所需的煤粉量,粒度范围0.15~0.5mm>90%,烘干备用;
(2)、称取一副玻璃配合料中所需的芒硝量,取其中5~50%的芒硝配制成硫酸钠饱和溶液备用;
(3)、以上述煤粉颗粒为核心,将上述饱和硫酸钠溶液喷涂到煤粉颗粒表面,使硫酸钠溶液中的溶剂迅速蒸发干燥,芒硝固化在煤粉颗粒表面,经过多次喷涂循环后实现芒硝在煤粉颗粒表面的径向生长,形成复合颗粒,上述复合颗粒的粒度范围0.3~0.8mm>90%,上述溶液耗尽后,取出复合颗粒;
(4)、将上述复合颗粒与步骤2中剩余的芒硝及其它物料按通常的方法进行混合,制得玻璃配合料。
进一步的,上述硫酸钠饱和溶液中还含有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粘合剂,所述添加剂加入量为0.5~5Wt%,优选含钠、硅的碳氢氧化合物,如表面活性剂木质素磺酸钠、粘合剂水玻璃。
本发明的配合料采用现有的温度制度进行熔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未经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53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