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内嵌入式轨道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05080.1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4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钱振地;杨刚;刘光胜;张松;郑洁;周斌;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2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李兴洲;钱成岑 |
地址: | 6114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底座 安装定位 轨道系统 快速施工 内嵌入式 施工周期 施工准备 施工 限位块 隧道 道床 现浇 钢轨 预制 浇筑 高分子阻尼材料 轨道交通建设 吊装运输 集成单元 施工工序 有效减少 承轨槽 段处理 内环境 浇注 槽槽 精调 可控 零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两种隧道内嵌入式轨道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第一种,采用全现场集成的方式,包含以下步骤:施工准备、预制限位块安装定位、带凹槽的混凝土底座浇筑、现浇道床施工、钢轨处理、U形钢槽槽内处理、钢轨入槽及精调、高分子阻尼材料浇注。第二种,承轨槽内零部件在工厂内集成为一个整体,包含以下步骤:施工准备、预制限位块安装定位、带凹槽的混凝土底座浇筑、集成单元安装、后浇段处理、现浇道床施工等。两种施工方法各自具有优势,第一种方法在隧道内环境中吊装运输方便,施工质量可控;第二种方法,质量较现场集成更易控制,可有效减少现场的施工工序,缩短施工周期,可解决现在国内轨道交通建设任务重,施工周期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内嵌入式轨道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工厂化预制、现场拼装的模式在我国建筑行业日益推广,同时该模式贯穿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系统产品开发中,如城轨交通中的预制式浮置板轨道、梯形轨枕轨道等。嵌入式轨道作为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系统集成产品,具有减振降噪效果好、轮轨磨耗低、使用寿命长、绝缘性能好以及乘车舒适性佳等优点,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逐步受到关注。
但是,国内轨道交通建设任务重,工期紧,系统的施工工法和工效显得尤为重要,施工企业非常需要在确保嵌入式轨道结构优异性能的前提下,提供了一种施工快速、建设周期较短的新型嵌入式轨道系统施工工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内嵌入式轨道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两个:
第一种:一种隧道内嵌入式轨道系统的快速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准备
采用CPIII沿轨道线路布设平面、高程控制网,通过 CPIII 网点定位出运输双通道线路及基座安装位置,并在隧道壁上作出标识;根据标识的基座位置,在隧道壁上打孔安装基座; 铺设双通道钢轨,完成运输通道的架设。
步骤二,预制限位块安装定位
沿轨道线路纵向,按照设计要求间距设置预制限位块,预制限位块底部采用混凝土块支撑并调整至规定位置。
步骤三,带凹槽的混凝土底座浇筑
首先依据混凝土底座配筋设计,完成钢筋的绑扎工作,按要求安装混凝土底座模板,同时在预制限位块和带凹槽的混凝土底座之间设置隔离层,最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带凹槽的混凝土底座。
步骤四,现浇道床施工
在隔离层上设置现浇道床的钢筋骨架,并安装、精调、固定钢制承轨槽,承轨槽为由U形钢槽和U形锚筋在工厂内焊接成的一体结构;安装现浇道床的侧面模板和顶面模板,浇筑道床混凝土。
步骤五,钢轨处理
焊接钢轨,对钢轨进行除锈打磨;作为优选,步骤五中,采用铝热焊或闪光焊方式焊接钢轨。
步骤六,U形钢槽槽内处理
对U形钢槽进行除锈打磨,清理槽内浮灰等,铺设槽内弹性垫板和调高垫板。
步骤五、六也可以同时进行。
步骤七,钢轨入槽及精调
待现浇道床混凝土养生达到强度后,将焊接好的钢轨吊至U形钢槽中,调整钢轨几何形位并固定。
步骤八,防污保护
用塑料薄膜或胶带对钢轨轨头及现浇道床表面进行防污保护,防止高分子阻尼材料浇注时滴落到轨顶和现浇道床表面。
步骤七、八也可以同时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5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