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家居室内降噪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4727.9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07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黄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高新区恒泰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F24F13/24;F24F11/00;F24F7/013;F24F3/16;F24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60 | 代理人: | 赵秀英 |
地址: | 526060 广东省肇庆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家居 室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降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家居室内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噪声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已被列为当今社会的四大环境公害。尤其当过度暴露在噪声污染中,不仅会让人感到烦躁、严重影响睡眠和心理健康,也会引发学习障碍和耳鸣等疾病,甚至增加患心脏病等疾病的风险,从而减少人的寿命。因此,如何减少噪声污染已成为21世纪新形势下环境污染控制的主要问题之一。
尽管主被动降噪技术在某些领域里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在日常室内降噪中的应用却鲜有报道,这与现有降噪技术的特点和局限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对噪声源解频水平的高低以及对高精度电子学元件的依赖性,都会导致现有设备在遇到复杂的多频、时变及包含次生源的噪声时,效果会大打折扣;而且昂贵的成本也缩小了适用领域,从而不能满足于日常室内噪声控制的需求。因此,研制一台能够有效消除室内噪声,且具备低成本、低功耗的室内降噪装置,用来改善和提高人们日常生活水平成为日趋迫切的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家居室内降噪装置,用于解决室内降噪装置的结构复杂,降噪效果差,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多种功能需求的问题。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家居室内降噪装置,包括墙体、窗户、固定板、降噪装置、风机、第一通气管、第一进气孔、第一吸音室、第二吸音室、第三吸音室、第四吸音室、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加湿器、除湿器、第二通气管、第一出气孔、隔音板、空气净化器、密封橡胶垫、第三通气管、第二进气孔、电磁阀、第四通气管、第二出气孔,所述墙体上设置有所述窗户,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室内所述墙体上,所述固定板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窗户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降噪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所述滑槽内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降噪装置靠近所述窗户一侧,所述降噪装置内部顶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吸音室和第三吸音室,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吸音室和第四吸音室,所述第一吸音室与所述第三吸音室通过所述隔音板隔开,所述第二吸音室与所述第四吸音室通过所述隔音板隔开,所述第一吸音室内设置有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吸音室内设置有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三吸音室内设置有所述加湿器,所述第四吸音室内设置有所述除湿器,所述第一通气管与所述第二通气管均与所述第一吸音室和所述第二吸音室相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进气孔,所述第二通气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一出气孔,所述空气净化器设置于两个所述隔音板之间,所述空气净化器与所述隔音板连接处设置有所述密封橡胶垫,所述第三通气管与所述第四通气管均与所述第三吸音室和所述第四吸音室相连通,所述第三通气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进气孔,所述第四通气管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出气孔,所述电磁阀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通气管的顶端与底端,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机、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述加湿器、所述除湿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和所述电磁阀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侧截面呈“L”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风机与所述窗户间留有空隙,所述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三通气管和所述第四通气管均由聚酯纤维吸音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隔音板上下相互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降噪装置的侧截面高度高于所述窗户的高度。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窗户关闭时,室外噪音通过窗户传播进室内,接着噪音穿过风机,由第一进气孔进入降噪装置内部,噪音将顺着第一通气管传导至第一吸音室和第二吸音室内,经过第一次吸音处理后,噪音接着通过第二通气管上的第一出气孔导出,然后由第二进气孔导入到第三通气管内,顺着第三通气管导入到第三吸音室与第四吸音室内,经过第二次吸音处理,极大的减小了噪音的分贝,使之传入到室内的噪音降至最低直至消除,由于通气管是由聚酯纤维吸音材料制成,故使得噪音在通气管内传导的过程中碰撞摩擦,将声能转化为热能,减小了噪音的分贝。
2、本发明设置有隔音板,防止噪音直接从第一吸音室导入至第三吸音室,和直接从第二吸音室直接导入至第四吸音室,使得噪音不能经过第二通气管与第三通气管的传播,降噪效果差,使之不能进行二次吸音降噪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高新区恒泰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肇庆高新区恒泰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47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智能训练功能的简易电子琴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骑车用传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