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蚀型锌基涂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803907.5 | 申请日: | 2017-09-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4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 发明(设计)人: | 郭舒洋;季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舒洋 |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5/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蚀型锌基 涂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蚀型锌基涂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涂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达克罗技术有若干中文名字,锌铬膜技术、片状锌铝非电解法表面涂层技术、锌铬水系涂层技术、锌基涂层技术、热固型锌铬酸盐转化涂层技术、片状锌热固型涂层技术、烧结式锌铝涂层技术等。从金属材料防护和涂层形成原理分析,它是用有色金属超细粉末(如锌粉、铝粉)、无机盐的水溶液、有机或无机还原剂合成浆料,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别的添加剂,配成一种水性涂料,涂覆于金属工件上,经过烘干烧结形成金属基的涂层。因此,可以将这种涂层定义为金属基水性耐蚀涂层。片状锌粉是达克罗处理液主要原料,它的目的是使外界的腐蚀气体到达基材表面的路径变长。一般的电镀锌达到基材表面的路径较短,而锌基铬盐技术可使这些鳞片状锌粉在基材表面形成数十层叠加,就像盖房子用砖砌墙一样,鳞片状锌粉像砖层层叠加在一起,而且进行了层层钝化,从而使腐蚀物质到达基材的表面,要经过漫长的路程。
但是现有的片状锌粉由于粉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活性,在制备和应用过程中容易团聚,影响粉体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对粉体进行分散处理;同时粉体经过研磨加工,表面不够光洁,且有叠合、卷曲现象,光泽和飘浮性能还不是最强,需要经过抛光处理,使之折边展平、毛刺去除、分散,提高粉体的金属感、光泽度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流动性和传递性,有时还需要加上包覆膜,以达到防腐的目的;与其它金属颜料不同,片状锌粉是应用在水性涂料中的无机颜填料,必须能在水性涂料中很好的分散并保持长久的稳定。另外,片状锌粉在经过研磨加工后,由于受到强烈的冲击、剪切等作用,其表面往往卷曲不平,这不仅影响了径厚比,而且使其在涂覆过程中不能紧密排列,从而影响涂层的耐蚀性能。所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改性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片状锌粉在经过研磨加工后,由于受到强烈的冲击、剪切等作用,其表面往往卷曲不平,这不仅影响了径厚比,而且使其在涂覆过程中不能紧密排列,从而影响涂层的耐蚀性能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蚀型锌基涂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按质量比1:10,将片状锌粉置于无水乙醇中,搅拌混合并超声振荡处理,过滤并收集滤饼,真空冷冻干燥得干燥粉末,将干燥粉末置于旋转抛光机中,在机械抛光处理,得表面处理片状锌粉;
(2)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25~30份氟钛酸钾、15~20份氟锆酸钾、3~5份高锰酸钾和1~2份氟化钠球磨过筛,得球磨粉末;
(3)按质量比1:2,将表面处理片状锌粉与球磨粉末搅拌混合,得混合粉末并置于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坯料,将坯料置于管式气氛炉中,抽真空并升温加热;
(4)停止抽真空并对管式气氛炉中通入氩气,保温煅烧后,静置冷却至室温,停止通入氩气,并收集煅烧物,洗涤、干燥,静置冷却至室温得改性片状锌粉;
(5)按重量份数计,分别称量45~50份质量分数2%铬酸钠溶液、25~30份质量分数3%铬酸钾溶液、8~10份改性片状锌粉、15~20份丙酮、6~8份OP-10、5~8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搅拌混合并超声分散,,即可制备得一种耐蚀型锌基涂料。
步骤(1)所述的机械抛光处理转速为250~300r/min。
步骤(3)所述的压制成型为在5~10MPa下压制成直径为10mm,厚度为5mm的坯料。
步骤(4)所述的通入氩气的通入速率为25~40cm3/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氟钛酸钾和氟锆酸钾为原料,经高温沉积至片状锌粉表面,由于包覆后的片状锌粉其表面能大大降低,有效减少材料表面污渍的沉积的包覆,提高片状锌粉的光洁度;
(2)本发明通过包覆改性片状锌粉,使片状锌粉材料沿着与基体平行的方向排列,大幅改善涂层的密实强度,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同时由于锌片沿与基体平行的方向排列,能更好的对光进行反射,使得涂层颜色明亮,并形成光滑的涂层表面,其次,锌片沿与基体平行的方向排列,能使片与片之间、层与层之间连结得更加紧密,更有效地阻止腐蚀环境对基体的腐蚀。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舒洋,未经郭舒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3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