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1964.X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6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盛勇;许立;沙桐;肖尧;周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成都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B01J2/10;B01J2/12;B01J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搅拌 装置 复合 单质 肥造粒 方法 | ||
1.一种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合升温:调节搅拌装置的转速和温度,将肥料原料和固体成粒剂加入搅拌装置中,使搅拌装置内物料充分混合并升温,其中,固体成粒剂占物料总重量的0~3%;
粉料成粒:物料升至指定温度时,向其中加入液体成粒剂,调节搅拌装置的转速使物料在搅拌装置内碰撞团聚成粒,其中,液体成粒剂占物料总重量的0.7~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成粒步骤后,还依次进行:
抛光磨圆:颗粒粒径达到2~4mm范围后,移出搅拌装置进行抛光磨圆处理;
筛分冷却:对抛光磨圆后的颗粒进行筛分处理,将筛分出的达标产品冷却,筛分出的细粉返回搅拌装置,筛分出的大颗粒产品破碎后返回搅拌装置;
包装检测:对冷却后的达标产品进行冷却,并取样进行检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底座(1)和在底座(1)上转动的筒体(2);
所述筒体(2)倾斜设置且顶面设置有进料口、底面设置有出料口,所述筒体(2)内设置有L形抄板(5),所述L形抄板(5)底边沿筒体(2)底面相对运动、侧边沿筒体(2)内壁相对滑动;
所述筒体(2)内设有转子(3)和喷淋装置(4),所述转子(3)与筒体(2)转动的方向相反,转子(3)包括转轴(31)和设置在转轴(31)上的搅拌子,所述搅拌子以转轴(31)为轴转动,搅拌子包括凹多边形的底板(32)和设置在底板(32)上表面的搅拌棒(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顶面与侧面相对转动,所述L形抄板(5)顶端固定连接在筒体(2)的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升温步骤中,所述肥料原料和固体成粒剂的粒度≤40目,升温速度为1~6℃/min,筒体转速为10~50 r/min,转子转速为20~200 r/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3)有两个以上,沿转轴(31)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最下端的转子(3)的底板(32)下表面设置有防磨的聚四氟乙烯板(35),所述转轴(31)顶端穿出筒体(2)与电机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20°,筒体(2)配套设置有加热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成粒步骤中,物料温度保持在40~65℃,筒体转速为20~120 r/min,转子转速为70~500 r/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成粒剂为粘土、淀粉及其改性物、腐植酸、腐殖酸盐、硅酸钠、氧化镁、氧化钙、硫酸钙、碳酸钙、偏高领土、硫酸铝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搅拌装置的复合肥、单质肥造粒方法,其特征在于,粉料成粒步骤中,所述液体成粒剂为水或聚氨酯、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脲甲醛、明胶、聚磷酸铵、聚丙烯酸、硅溶胶、聚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水溶液,且所述水溶液的固含量为0.0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成都研发中心,未经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成都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196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