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定位测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1036.3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1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潘华;刘兵;夏旭明;廖巧云;赵洋;曾倩;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G01P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4 | 代理人: | 郑隽,周晓艳 |
地址: | 4120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定位 测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车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跨坐式单轨列车的轨道定位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跨坐式单轨列车,即景区载人游览车(简称游览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目前,针对游览车的测速定位方式是:通过轨道信号的方式进行定位,测速一般通过电机速度控制器或者电机自带编码器进行测速。
轨道信号价格昂贵,通过电机速度控制器自测速速度不准。电机自带编码器同样存在速度不准,同时由于游览车在大坡度的钢轨上运行,电机驱动的驱动轮存在打滑的情况,因此,所测量的速度不准确。
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精简、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强且能精准对机车进行定位和测距的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精简、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强且能精准对机车进行定位和测距的轨道定位测距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轨道定位测距装置,包括与机车行走轮相匹配的至少一个定位测距单件,所述定位测距单件包括可调连接件以及编码器组件;所述可调连接件用于连接机车行走轮和机车车架,使得机车行走轮能进行靠近机车车架和远离机车车架的运动;所述编码器组件与机车行走轮相连接,能同步获取机车行走轮的运动速度。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可调连接件包括缓冲座、固定安装座以及一组可调连接单件或者并列设置的至少两组可调连接单件,所述可调连接单件包括弹簧、弹簧缓冲导向杆以及导向组件;
所述缓冲座为倒置的U形结构,机车行走轮活动设置在所述缓冲座内腔中;
所述固定安装座固定或可拆卸式设置在机车车架上,其上设有与所述弹簧缓冲导向杆规格相匹配的通孔;
所述弹簧缓冲导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其下端固定或可拆卸式设置在所述缓冲座上,其上端贯穿所述通孔活动设置;
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弹簧缓冲导向杆上,且其上端固定在所述弹簧缓冲导向杆或固定安装座上,其下端固定在所述缓冲座上,所述弹簧能进行自由伸长和缩短;
所述导向组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安装座和所述缓冲座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同中心轴线设置的导向杆和导套;
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座上,所述导套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安装座上,且所述导向杆的上端插入所述导套的下端活动设置;
或者是,所述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安装座上,所述导套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缓冲座上,且所述导向杆的下端插入所述导套的上端活动设置。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缓冲座上设有安装所述弹簧缓冲导向杆的安装通孔,所述弹簧缓冲导向杆的下端贯穿所述安装通孔设置,且所述弹簧缓冲导向杆上设有用于防脱的开口销。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编码器组件包括编码器、编码器安装座、联轴器以及编码器用轴,所述编码器通过所述编码器安装座固定在所述缓冲座上;机车行走轮套设在所述编码器用轴上能以所述编码器用轴为旋转轴进行旋转,且所述编码器用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编码器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编码器用轴与所述缓冲座的连接处采用深沟球轴承、隔套以及挡圈的组合进行可拆式连接。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编码器用轴的一端与所述编码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缓冲座的连接处的外侧设有防脱部件,所述防脱部件包括螺母以及螺母用止动垫圈。
以上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机车行走轮为聚氨酯材质的滚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效果是:
1、本发明的轨道定位测距装置包括与机车行走轮相匹配的至少一个定位测距单件,所述定位测距单件包括可调连接件以及编码器组件。定位测距单件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可以采用单个(即单个行走轮匹配设置一个位置测距单件),也可以采用多个(即同一辆列车的多个行走轮均分别匹配设置一个位置测距单件),满足不同的需求;可调连接件用于连接机车行走轮和机车车架,使得机车行走轮能进行靠近机车车架和远离机车车架的运动,无论是平坦道路,还是有坡度的道路,都不影响对机车的定位和速度测量,适用性强;所述编码器组件与机车行走轮相连接,能同步获取机车行走轮的运动速度,精准度高;本发明采用行走轮上配备编码器,能精准对机车进行定位和测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1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