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测控数传一体化的距离零值校准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800938.5 | 申请日: | 2017-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鸿;孙正海;李华春;关鹏;党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S7/40 | 分类号: | G01S7/40;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控 一体化 距离 校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控数传一体化的距离零值校准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系统时钟、非相干扩频体制的扩频伪码频率和测控数传一体化体制高速传输帧编码后的符号速率,确定复位秒脉冲;根据复位秒脉冲,确定非相干扩频体制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和高速传输帧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对非相干扩频体制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和高速传输帧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进行准确对齐,使得地面站设备的发射时延精确相等,并利用校零变频器实现应答机的距离零值分离,解决了在上下行射频特性不同时应答机的距离零值无法直接分离的问题,满足了距离零值分离方法有效、简化和可靠的任务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星测控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测控数传一体化的距离零值校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测控数传一体化应答机,兼容非相干扩频和测控数传一体化两种测控体制,非相干扩频体制和测控数传一体化体制依据上行遥控指令进行可靠切换,分时工作。其中,测控数传一体化体制主要用于测控分系统,进行建立星地之间可靠和稳定的遥测、遥控、测距测速和高速数传链路。
当应答机工作在测控数传一体化体制下时,上行接收地面站发射的1路遥控和3路测距信号,调制方式PCM-DS-BPSK,格式和特性与非相干扩频体制相同。下行按照高级在轨系统AOS(Advanced Orbiting Systems,AOS,高级在轨系统协议)协议采取等时性插入业务,将高速数传数据和测距测速信息进行组帧编码,然后采取特殊截断1/3或1/6信道Turbo编码,然后对载波相位进行PCM-BPSK调制,功率放大和带外滤波后通过测控天线发送至地面站。
可见,在测控数传一体化应答机中,上行为非相干扩频测量帧,下行为编码后高速传输帧,上下行射频调制特性(如,测控体制、频点不同、调制方式、符号速率、信号带宽等)不同,无法通过校零变频器等传统方法直接进行一体化应答机的距离零值的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测控数传一体化的距离零值校准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目前在上下行射频特性不同时一体化应答机的距离零值无法直接分离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测控数传一体化的距离零值校准方法,包括:
根据系统时钟、非相干扩频体制的扩频伪码频率和测控数传一体化体制高速传输帧编码后的符号速率,确定复位秒脉冲;其中,系统时钟、扩频伪码频率和符号速率分别为复位秒脉冲的整数倍,复位秒脉冲为非相干秒脉冲的整数倍;
根据所述复位秒脉冲,确定非相干扩频体制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和高速传输帧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
将所述非相干扩频体制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和高速传输帧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对齐;
根据对齐后的非相干扩频体制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和高速传输帧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分别确定任务模式下的距离绝对值和标校模式下的距离绝对值;
根据任务模式下的距离绝对值与标校模式下的距离绝对值的差值,确定一体化应答机的距离零值。
在上述基于测控数传一体化的距离零值校准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复位秒脉冲,确定非相干扩频体制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和高速传输帧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包括:
对所述复位秒脉冲、非相干秒脉冲和高速帧秒脉冲对齐,得到对齐后的测量帧、扩频伪码和高速传输帧;
根据所述对齐后的测量帧、扩频伪码和高速传输帧,分别得到所述非相干扩频体制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和所述高速传输帧的上行链路时间开门脉冲。
在上述基于测控数传一体化的距离零值校准方法中,所述对所述复位秒脉冲、非相干秒脉冲和高速帧秒脉冲对齐,得到对齐后的测量帧、扩频伪码和高速传输帧,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0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