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处理农作物种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800817.0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3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23 河南省洛阳市经***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芽 等离子体处理 农作物种子 常压 浸泡 赤霉素 黄豆种子 绿豆种子 小麦种子 玉米种子 可用 破皮 诱变 种皮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处理农作物种子的方法,可用于处理绿豆种子、黄豆种子、玉米种子和小麦种子,与对照组相比,经等离子体处理的农作物种子的出芽率明显提高;经过萌发处理后,出芽率也明显提高,诱变效果更佳,比如机械破皮处理后的出芽率明显高于种皮完整萌发的出芽率,经过赤霉素浸泡处理的出芽率也明显高于未经浸泡的出芽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处理植物种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生存环境改变和遗传物质的不稳定性,植物本身会发生较低频率的突变。20世纪以来,人类逐渐掌握了一些诱变手段使植物发生诱变,从而增加了物种变异范畴。目前主要应用于植物诱变的方法有:辐射诱变、化学诱变、空间诱变、离子注入诱变、紫外诱变和等离子体诱变等。其中辐射诱变和化学诱变不仅存在操作安全问题,还具有较大的遗传毒性;空间诱变和离子注入处理样品成本较高,且引起的突变位点较少;紫外诱变经常存在处理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因此,近年来等离子体诱变备受关注。其中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不需要介质覆盖,放电更加均匀,并且发生器结构简单、成本低,所产生等离子体射流的温度接近室温,而臭氧浓度及紫外线辐射强度非常低,因此适用性更强。在微生物诱变领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为拓展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在植物处理领域的应用,亟需对常见农作物的种子进行了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处理农作物种子的方法,以拓展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在植物处理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处理农作物种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10%次氯酸钠溶液对农作物种子进行表面消毒;
(2)将农作物种子平铺于培养皿中,将培养皿放置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射流的正下方;
(3)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射流照射农作物种子,设置气量为20-40L/min,照射时间为10-60min;
(4)取出农作物种子,接种于MS固体培养基上,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使幼苗的根部沿培养基表面向下竖直生长。
所述农作物种子的种皮完整,步骤(1)所述表面消毒后,再用0.05%赤霉素水溶液浸泡24h。
所述农作物种子的种皮破损,步骤(1)所述表面消毒后,再用无菌蒸馏水浸泡24h。
所述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由裸露金属电极在常压、室温条件下放电产生。
所述常压室温等离子体以氦气为气源产生。
所述气量为25-35L/min,照射时间为20-50min;
所述农作物种子包括绿豆种子、黄豆种子、玉米种子和小麦种子。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处理农作物种子的方法,与对照组相比,经等离子体处理的农作物种子的出芽率明显提高;经过萌发处理后,出芽率明显提高,诱变效果更佳,比如机械破皮处理后的出芽率明显高于种皮完整萌发的出芽率,经过赤霉素浸泡处理的出芽率也明显高于未经浸泡的出芽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使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仪(型号:ARTP—IIS;厂家:无锡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数设定:功率为120W,等离子体出口距离载物台的距离为4mm,等离子体气流量为10-50L/min。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华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800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碱地植物栽植方法
- 下一篇:机插晚稻种子用唏效唑溶液浸种培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