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花塞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99844.0 | 申请日: | 2017-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0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 发明(设计)人: | 奥田齐史;大槻俊之;西山加奈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T21/02 | 分类号: | H01T21/02 |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方应星;高培培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火花塞 制造 方法 | ||
一种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在绝缘体的检查时能抑制闪络现象并使检查顺畅进展。包括绝缘体的检查工序的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a)准备组装体,其具备具有贯通孔的筒状的主体配件、保持在贯通孔内且具有轴孔的绝缘体、后端位于轴孔内的中心电极、后端相比绝缘体而向后端侧露出的端子配件及与主体配件接合的接地电极;(b)将组装体向压力容器安装;(c)以覆盖绝缘体中的向后端侧露出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的方式将绝缘构件向组装体安装;(d)对压力容器内加压,向端子配件与主体配件之间施加规定电压。在工序(c)前包括使润滑材料附着于由绝缘构件覆盖的绝缘体的表面和将绝缘体的表面覆盖的绝缘构件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面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内燃机等中用于引燃的火花塞的制造。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检查火花塞的绝缘体的耐电压性能的方法。在该检查方法中,在组装有主体配件、端子配件、中心电极和绝缘体的组装体中,向端子配件与主体配件之间施加电压。在绝缘体存在裂纹等缺陷时,电流经由该缺陷而流动,因此能够施加的电压降低。因此,在施加的电压超过规定值时,判断为绝缘体的耐电压性能良好,在施加的电压为规定值以下时,判断为绝缘体的耐电压性能不良。在此,在该检查方法中,电压的施加在通过绝缘性的筒状的绝缘构件覆盖了绝缘体的后端部分的状态下进行。由此,能够抑制电流通过绝缘体的后端附近而流向端子配件与主体配件之间的现象(也称为闪络现象),因此能够避免无法检查耐电压性能的事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894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使绝缘构件越强地紧贴于绝缘体,则越能够抑制闪络现象。然而,当使绝缘构件较强地紧贴于绝缘体时,在检查后,难以将绝缘构件从绝缘体拆卸,因此可能会妨碍检查的顺畅的进展。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在火花塞的绝缘体的检查时,能够抑制闪络现象并使检查顺畅地进展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可以作为以下的适用例实现。
[适用例1]一种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包括绝缘体的检查工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的检查工序包括:
工序a,准备组装体,该组装体具备:筒状的主体配件,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贯通孔;绝缘体,一部分保持在所述贯通孔内,后端相比所述主体配件向后端侧露出,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中心电极,后端位于所述轴孔内;端子配件,前端相比所述轴孔内的所述中心电极的后端位于后端侧,后端相比所述绝缘体向后端侧露出;及接地电极,与所述主体配件接合;
工序b,以使所述组装体的前端侧的一部分位于压力容器的内部的方式将所述组装体向所述压力容器安装;
工序c,以覆盖所述绝缘体中的相比所述主体配件向后端侧露出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表面的方式,将包含筒状部的绝缘构件向所述组装体安装;
工序d,对所述压力容器内进行加压,向所述端子配件与所述主体配件之间施加规定电压;及
工序e,在施加所述规定电压后,从所述组装体拆卸所述绝缘构件,
所述火花塞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工序c之前包括润滑材料附着工序,该润滑材料附着工序使润滑材料附着于由在所述工序c中安装的绝缘构件覆盖的所述绝缘体的表面和将所述绝缘体的表面覆盖的所述绝缘构件的内表面中的至少一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9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装置
- 下一篇:配电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