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盐岩的沉积数值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9150.7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09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昌民;宋亚开;杨威;尹太举;曾灿;严秀瑾;崔智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1/10;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冯超;陈家安 |
地址: | 43402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 沉积 数值 模拟 方法 | ||
1.一种碳酸盐岩的沉积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研究区测井、地震地质资料,分析得到储层中的沉积层序,得到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中模型的期次参数;
2)根据研究区采样并收集岩心资料,分析岩样的密度,并对岩样的成分进行分析,得到沉积组分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构造数据,为数值模拟提供沉积物的物理参数;
3)从沉积碳酸盐岩的沉积动力学特征出发,开展沉积学调查研究,建立水质模型确定研究区沉积碳酸盐岩的地质构造特征,从而得到数值模拟的水动力参数以及沉积参数;
4)根据步骤3)的水动力参数以及沉积参数,将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得到研究区的水质模型;
5)在步骤4)的水质模型的基础上,按照碳酸盐岩的形成方式的不同,根据不同碳酸盐岩沉积过程,计算不同碳酸盐岩沉积过程中,碳酸盐岩沉积物的沉积量m;将不同碳酸盐岩沉积过程的沉积量m计算求和,得到碳酸盐岩沉积物的总沉积量m总;其中,
当碳酸盐岩的形成方式为生物化学沉降时,对于生物化学成因采用条件约束的方式,在步骤3)中对沉积环境的动态模拟的基础上,根据生物成因的条件分析,生物成因碳酸盐岩的生长速率,计算得到生物化学成因的碳酸盐岩沉积物的沉积量;
沉积公式如下:
m生=a1Cco2*bH*cT
其中m生为生物化学成因的碳酸盐岩沉积物的沉积量;
Cco2为co2的浓度;
H为水深;
T为温度;
a1、b、c、为二氧化碳、水深、温度在生物化学沉降过程中的权重系数;
或者,当碳酸盐岩的形成方式为化学沉降时,对于化学沉降形成的碳酸盐岩,根据步骤3)中对沉积环境的动态模拟的基础上,根据碳酸盐沉降的临界浓度,计算得到化学沉降形成的碳酸盐岩沉积量;
沉积公式如下:
m化=a2Cco2
其中m化为化学沉降形成的碳酸盐岩沉积量;
Cco2为co2的浓度;
a2为二氧化碳在化学沉降过程中的权重系数;
当碳酸盐岩的形成方式为碳酸盐岩的机械破坏再沉降时,对于机械破坏再沉积的过程,采用与碎屑岩机械沉积过程相同的方法进行沉积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m机械=msed-mero
其中m机械为机械破坏再沉积的过程中碳酸盐岩沉积量;
msed=C*T;
mero=eV;
msed为沉积量;
mero为剥蚀量;
C为沉积物的浓度;
T为模拟的时间;
V为水流的速度;
e为流速对剥蚀的影响因子;
6)根据沉积物的总沉积量m总和岩石的密度公式ρ=m/v,计算沉积物的总体积v总;其中,ρ为不同成因的沉积物的密度、m为质量、v为体积;
7)由沉积物的总体积v总,根据所处网格的大小计算沉积物的厚度,将沉积物的厚度叠加到初始底型上,得到底型的变化,作为下一时刻的沉积底形;
8)重复上述步骤5)至步骤6),直至模拟结束实现对研究区的碳酸盐岩沉积过程定量表征,得到沉积区的碳酸盐岩的沉积过程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酸盐岩的沉积数值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确定研究区沉积碳酸盐岩的地质构造特征,从而得到数值模拟的水动力参数以及沉积参数具体方法:
1)首先依据Navier-Stocks方程的并行有限元算法模拟研究区的盐度分布,离子组分分布,将盐度、离子组分分布数据与地质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调整边界条件参数,使物理条件参数符合地质条件;
2)Navier-Stocks方程在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对包括粘度、密度、重力加速度、水体的盐度物理条件进行表征,得到各个位置的温度、盐度、深度的物理参数,得到水质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91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