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扇面贴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7586.2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0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04 | 分类号: | B65H1/04;B65H1/06;B65H3/20;B65H39/043;B65H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扇面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扇子加工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扇面贴覆系统。
背景技术
折扇又名撒扇、纸扇、折扇是11世纪从日本经高丽传入我国的。北宋邓椿在一部关于中国画史的著作中提到,当时北方有一种高丽扇,用鸦青纸做成,可以折叠,上面还绘有图画。这里所说的高丽扇,实际上是从日本传过去的日本扇。折扇在日本被称作蝙蝠扇,传入中国后很快就被中国人接受,并根据其形状称之为折叠扇、聚头扇或撒扇。
折扇选用材料,越选越精,极奇穷巧。但折扇的整套制作工艺却仍然停留在纯手工制造上,时至今日生产力在各行各业都以得到了革命性的飞越,而折扇的制作仍然无法实现生产制作的全面自动化。
综上所述,落后的制作工艺,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生产效率低下,产品质量标准参差不齐,无法用现在的质量标准去衡量和控制。在此现状的促使下,我公司致力于将研制整套折扇生产设备,使其实现高标准,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本专利中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即为该整套生产设备中针对于折扇的竹骨穿孔和敷扇面的一套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扇面贴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扇面贴覆系统,包括骨架输送通道、上贴覆组件和下贴覆组件,所述上贴覆组件包括上压紧贴覆辊和上扇面给进装置,所述上压紧贴覆辊表面包覆有柔软弹性层,且所述柔软弹性层分别与上扇面给进装置和骨架输送通道相抵触,所述下贴覆组件包括下压紧贴覆辊和下扇面给进装置,所述下压紧贴覆辊表面包覆有柔软弹性层,且所述柔软弹性层分别与下扇面给进装置和骨架输送通道相抵触,所述上压紧贴覆辊和下压紧贴覆辊上均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上压紧贴覆辊和下压紧贴覆辊均为空心辊,在空心的上压紧贴覆辊和下压紧贴覆辊内均设有高压鼓风机,所述上压紧贴覆辊和下压紧贴覆辊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出风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柔软弹性层上设有用于从上扇面给进装置和下扇面给进装置中带出扇面的扇面粘取胶条。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在柔软弹性层和高压鼓风机鼓出的高压空气的双重压迫下,扇面能够紧紧抵触在骨架上,实现紧密贴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扇面贴覆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扇面贴覆系统中上压紧贴覆辊的纵截面图。
图中:1、骨架输送通道;2、上压紧贴覆辊;3、上扇面给进装置;4、下压紧贴覆辊;5、下扇面给进装置;6、柔软弹性层;7、驱动电机;8、高压鼓风机;9、出风口;10、扇面粘取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扇面贴覆系统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扇面贴覆系统,包括骨架输送通道1、上贴覆组件和下贴覆组件,上贴覆组件包括上压紧贴覆辊2和上扇面给进装置3,上压紧贴覆辊2表面包覆有柔软弹性层6,且柔软弹性层6分别与上扇面给进装置3和骨架输送通道1相抵触,下贴覆组件包括下压紧贴覆辊4和下扇面给进装置5,下压紧贴覆辊4表面包覆有柔软弹性层6,且柔软弹性层6分别与下扇面给进装置5和骨架输送通道1相抵触,上压紧贴覆辊2和下压紧贴覆辊4上均连接有驱动电机7,上压紧贴覆辊2和下压紧贴覆辊4均为空心辊,在空心的上压紧贴覆辊2和下压紧贴覆辊4内均设有高压鼓风机8,上压紧贴覆辊2和下压紧贴覆辊4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出风口9。上压紧贴覆辊2和上扇面给进装置3配合,下压紧贴覆辊4和下扇面给进装置5配合,与骨架输送装置同步进走,能够实现连续自动化加工,在柔软弹性层6和高压鼓风机8鼓出的高压空气的双重压迫下,扇面能够紧紧抵触在骨架上,实现紧密贴覆。
柔软弹性层6上设有用于从上扇面给进装置3和下扇面给进装置5中带出扇面的扇面粘取胶条10。设置扇面粘取胶条10可以在上压紧贴覆辊2和下压紧贴覆辊4同时转完一圈后从上扇面给进装置3和下扇面给进装置5中粘取出新的扇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75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