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等离子危废灰渣熔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7567.X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31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胡明;宫臣;徐鹏程;王婷婷;齐景伟;虎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11336 | 代理人: | 董巍,高伟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等离子 危废灰渣 熔融 装置 | ||
1.一种等离子危废灰渣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炉底、炉墙和炉盖,其中,所述炉墙和所述炉盖包括耐火材料层,所述耐火材料层包括包含有氧化铬的耐火材料的工作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作层外侧的绝热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包括绝热浇注料、耐火砖或者两者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绝热层外侧的柔性隔热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隔热层包括岩棉、耐火纤维、纳米隔热材料或者其中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墙采用分段设置,所述炉墙包括位于所述炉墙上部与所述炉盖连接的上炉墙和位于所述炉墙下部与所述炉底连接的下炉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墙与所述炉盖的所述耐火材料层形成一个整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墙和/或所述炉盖的所述工作层的氧化铬含量为55-95%。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炉墙的所述工作层的氧化铬含量为75-95%。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层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内绝热层和外绝热层,其中所述外绝热层具有较所述内绝热层低的相对密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炉墙中,所述工作层厚度为100-300mm,所述内绝热层厚度为100-250mm,所述外绝热层厚度为100-200mm,所述柔性隔热层厚度为10-100mm。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炉墙中,所述工作层厚度为100-300mm,所述内绝热层厚度为100-300mm,所述外绝热层厚度为100-200mm,所述柔性隔热层厚度为10-100mm。
13.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盖中,所述工作层厚度为100-280mm,所述绝热层厚度为100-400mm,所述柔性隔热层厚度为10-100mm。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所述炉底的炉底耐火材料层,所述炉底耐火材料层采用镁砖复合碳元素粉末制备,其中,金属阳极贯穿所述炉底耐火材料层,所述金属阳极和所述炉底耐火材料层之间的接触面上还设置有石墨粉。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墙和所述炉盖的耐火材料层的外侧面的炉壳。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与所述耐火材料层之间设置有冷却系统。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设置为风冷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光大环保技术装备(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75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