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树机的转运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7511.4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2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先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普智能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641 | 代理人: | 陆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树机 转运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树木移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挖树机的转运机构。
背景技术
苗圃中的活树移植是林木培育和园林种植的常规作业项目,为了保障活树移植的成活率,增强活树移植后的生理恢复和生长势,活树,尤其是常绿品种活树移植起挖时,需连带挖起树茎部外延部分原生长地的土壤,业内俗称“土球”,这种土球的起挖,生产上通常由人工作业。为了摆脱这种繁重低效的作业方式,挖树机逐渐被普及,挖树机的基本原理是将链条刀插入泥土中,旋转机构带动链条刀绕着树干旋转一周,从而使得树根部以及锥形的土球一起与周围泥土分离。
挖树机在将树木的土球挖起后需要对树木进行转移,但目前的挖树机大多不具有转运机构,需要利用其它转运设备配合来对挖起的树木进行转运,这无疑带来了树木移植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挖树机的转运机构,解决了目前的挖树机大多不具有转运机构,需要利用其它转运设备配合来对挖起的树木进行转运,带来树木移植成本增加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挖树机的转运机构,包括挖树机和横梁,所述挖树机驾驶室的一侧设置有机械臂,所述挖树机左侧的中部焊接有第一挂钩,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横梁两端的底部均安装有滚轮,两个横梁的中部之间焊接有竖向设置的立板,并且每个横梁外侧的中部均一体成型有边环,所述边环与横梁之间形成有搭接孔,其中一个横梁的搭接孔与第一挂钩搭接。
所述立板正面和背面的底部均焊接连接块,每个连接块上均销接有套环,套环上套设有托斗,所述套环的底部焊接有支块,所述立板的顶部焊接有绑环,所述绑环上绑接有铁链,所述铁链远离绑环的一端套设有第二挂钩。
优选的,每个绑环上铁链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两个铁链分别位于立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块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支块靠近连接块的一端面与立板接触。
优选的,所述托斗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递减。
优选的,所述立板底面的左端和右端均开设有矩形的缺口,该立板的两个缺口分别与两个横梁上表面和内侧面卡合焊接。
优选的,所述立板正面和背面的套环关于立板对称设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挖树机的转运机构,在使用时,通过挖树机的驾驶室来操作机械臂,再利用机械臂上的挖取机构将树木挖起后,然后利用机械臂将树木吊装到立板一侧的套环上,使树木的土球位于套环的托斗内,然后挖树机旁协助的工人能够利用铁链缠绕在树干的中部,利用第二挂钩与铁链的搭接作用来对树木固定,待立板一侧的多个托斗都放置完树木后,将边环与第一挂钩分离,然后使第一挂钩与另一个横梁上的搭接孔搭接,即可对立板另一侧放置树木,放置完成后可利用挖树机来带动转运机构行走,以达到对树木转运的目的。
利用第一挂钩与横梁上搭接孔的搭接配合,方便了转运机构的与挖树机之间的安装,将套环关于立板对称设置,从而能够对树木均匀放置,使树木转运时转运机构的受力较为均衡,运输较为稳定,将套环与连接块之间销接,能够在套环不使用时将套环旋转收起,并利用铁链绑接固定,以减少转运机构的占用空间,使用较为方便,铁链起到了对树干中部固定的作用,利用第二挂钩与铁链的配合,使铁链的捆绑固定较为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转运机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套环收起时立板的左视图。
图中:1挖树机、2机械臂、3第一挂钩、4横梁、5绑环、6立板、7套环、8滚轮、9边环、10搭接孔、11连接块、12铁链、13支块、14托斗、15第二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普智能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普智能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75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