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7228.1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3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肖平;黄杨;王家文;王喜恩;贡军;高洪;许德章;王建平;时培成;王刚;李伟;吴越;胡红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N7/00 | 分类号: | A23N7/00;A23N7/1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朱顺利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甘蔗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加工方法,采用甘蔗加工设备,甘蔗加工设备包括进给装置、削皮装置、切断装置和分离装置,进给装置、削皮装置和切断装置为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的甘蔗加工方法包括步骤:由进给装置控制待削皮的甘蔗前进至削皮装置处;由削皮装置对前进中的甘蔗进行削皮;由切断装置对削皮后的甘蔗和甘蔗皮进行切断;以及由分离装置接收切断后的甘蔗和甘蔗皮且使甘蔗和甘蔗皮分离。本发明的甘蔗加工方法,采用专用的甘蔗加工设备,通过设置进给装置、削皮装置、切断装置和分离装置相配合,实现对甘蔗的削皮,可以提高甘蔗削皮操作的安全性和削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削皮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富含糖分和纤维,是人们喜欢食用的农作物之一,在食用甘蔗之前,需要去掉甘蔗皮,虽然人们在食用时可直接用牙齿将甘蔗皮扯掉,但是这样会对牙齿造成损害,同时也不卫生。人们采用削皮刀对甘蔗进行削皮,在削皮时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手的损伤,且其效率低,卫生也难以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甘蔗加工方法,目的是提高甘蔗削皮操作的安全性和削皮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甘蔗加工方法,采用甘蔗加工设备,甘蔗加工设备包括进给装置、削皮装置、切断装置和分离装置,进给装置、削皮装置和切断装置为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的甘蔗加工方法包括步骤:
由进给装置控制待削皮的甘蔗前进至削皮装置处;
由削皮装置对前进中的甘蔗进行削皮;
由切断装置对削皮后的甘蔗和甘蔗皮进行切断;以及
由分离装置接收切断后的甘蔗和甘蔗皮且使甘蔗和甘蔗皮分离。
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进给机架、设置于进给机架上的第一传送机构和设置于进给机架上且与第一传送机构相配合夹紧待削皮甘蔗的第二传送机构,第一传送机构位于第二传送机构的下方。
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传送机构相配合夹紧待削皮甘蔗的第一传送带以及设置于所述进给机架上的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第一传送带设于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上且第一驱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分别位于第一传送带的一端,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第二驱动轮、第二从动轮和与上方的第一传送带相配合夹紧待削皮甘蔗的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设于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上且第二驱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分别位于第二传送带的一端。
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进给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轮连接的第一滑动座、可移动的设置于所述进给支架上且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的第二滑动座、用于对第一滑动座施加使其向下移动的作用力的第一预紧弹簧和用于对第二滑动座施加使其向下移动的作用力的第二预紧弹簧。
所述削皮装置包括削皮机架、削皮刀具、与削皮刀具连接的刀具挺杆、与刀具挺杆连接且用于调节刀具挺杆的位置的挺杆调节机构和用于使刀具挺杆复位的复位机构,挺杆调节机构设置于削皮机架上。
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刀具挺杆上的第一弹簧座、套设于刀具挺杆上且与刀具挺杆固定连接的第二弹簧座以及套设于刀具挺杆上且位于第一弹簧座和第二弹簧座之间的复位弹簧。
在甘蔗的前进方向上,布置有多个刀具设置区域,各个刀具设置区域处布置有多个所述削皮刀具且各个刀具设置区域的多个削皮刀具为沿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刀具设置区域的削皮刀具为错开布置。
所述挺杆调节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削皮机架上的液压缸,所述刀具挺杆的一端与所述削皮刀具连接,刀具挺杆的另一端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72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