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7175.3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8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罗兴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兴倍加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5 | 分类号: | A61K36/85;A61K9/48;A61P1/16;A61P3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499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病毒性肝炎 胶囊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胶囊剂药物,特别是供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据文献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
临床表现:
A.全身症状
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B.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C.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D.肝区疼痛
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出现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E.肝脾大
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大等乙肝症状。
F.手掌表现
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
G.皮肤表现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组合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胶囊剂药物,以解决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其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乙型病毒性肝炎。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马蹄金60~160g、当归80~180g、桑椹子150~300g、车前草90~350g、党参150~300g、蛇莓90~160g、五味子30~80g、丹参50~160g、木贼30~100g、黄芪90~380g、马鞭草250~550g、刺五加90~300g,辅料:淀粉、微粉硅胶和微晶纤维素适量。
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马蹄金70~140g、当归90~150g、桑椹子180~260g、车前草100~310g、党参180~260g、蛇莓100~140g、五味子38~70g、丹参58~140g、木贼38~90g、黄芪100~350g、马鞭草280~480g、刺五加100~260g,辅料:淀粉、微粉硅胶和微晶纤维素适量。
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马蹄金120g、当归130g、桑椹子230g、车前草280g、党参230g、蛇莓120g、五味子60g、丹参120g、木贼80g、黄芪310g、马鞭草420g、刺五加230g,辅料:淀粉、微粉硅胶和微晶纤维素适量。
一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胶囊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和粉尘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粉碎成(30~50目)颗粒状包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兴倍加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兴倍加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71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