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配置方法及智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6870.8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2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朱泽春;杨霆光;时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8 | 分类号: | H04W12/08;H04W12/02;H04W12/06;H04L41/0803;H04L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11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设备 网络 配置 方法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配置方法,包括:网络扫描步骤;网络接入步骤;秘钥获取步骤;入网验证步骤;信息反馈步骤;其中,第一网络为预设的无线网络,该第一网络用于建立无线网络接入装置与智能设备构成的局域网且不具备连接互联网的权限;第二网络为用户可自定义设置的无线网络,该第二网络具备连接互联网的权限。本发明所揭示的方法,整个过程无须用户参与,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便捷地实现了网络配置,大大改善了用户体验。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智能设备,该智能设备在网络配置方面的便捷度及安全性有了极大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家电设备的网络配置方法。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越来越多的产品朝着智能和互联的方向贴近,与之相对应的,需要配套的网络接入方案,以使智能设备接入网络并提供真正的智能服务。
现有的网络接入方案,主要通过路由器或无线AP等设备对外广播SSID,智能设备扫描到对应的SSID后,若尝试接入相应的网络,需要用户手动输入密码,而且路由器、无线AP等设备本身的SSID以及密码也需要用户提前设置,因此操作繁琐,用户体验较差。
同时,在通信及智能家居领域,便捷性与安全性往往难以兼顾,部分网络配置方案虽然能够在操作层面进行简化,但却会以牺牲安全性为代价,造成路由器密码、设备信息等的泄露,存在安全隐患。如果相应的密码及信息被黑客掌握,轻则导致用户被“蹭网”,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智能设备被黑客攻破或操纵。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捷安全的网络配置方案,使用户的智能设备能够放心地接入家居环境或互联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配置方法,该方法中智能设备先接入局域网提供通信秘钥,在建立起可靠通信链路之后将设备信息交由无线网络接入装置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才由无线网络接入装置下发相应的SSID及密码,允许智能设备登入互联网。该方法的操作过程无需用户介入,完全由智能设备自动运行,且由于加入了过程以及秘钥的双重保密机制,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便捷地完成网络配置。本发明同时还揭示了一种智能设备,能够安全、便捷地自动配置网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设备的网络配置方法,包括:网络扫描步骤,智能设备扫描周边的无线网络接入装置,无线网络接入装置被配置为用以建立无线网络并依据权限将无线网络划分为具有不同SSID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网络接入步骤,智能设备直接接入第二网络,或者根据预设的第一配置信息接入第一网络;秘钥获取步骤,若智能设备接入第一网络,则无线网络接入装置获取与智能家电进行数据交互的通信秘钥;入网验证步骤,由无线网络接入装置将智能设备的设备信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进行验证;信息反馈步骤,在验证通过后由无线网络接入装置将接入第二网络所需的第二配置信息以通信秘钥加密后反馈给智能设备,智能设备以通信秘钥解密获得第二配置信息,并按照第二配置信息接入第二网络;其中,第一网络为预设的无线网络,该第一网络用于建立无线网络接入装置与智能设备构成的局域网且不具备连接互联网的权限;第二网络为用户可自定义设置的无线网络,该第二网络具备连接互联网的权限。
进一步地,秘钥获取步骤包括:无线网络接入装置为智能设备下发公钥;智能设备按照公钥进行加密形成包含有通信秘钥的秘钥信息,并将秘钥信息反馈回无线网络接入装置;无线网络接入装置以公钥对应的私钥对秘钥信息进行解密并获知通信秘钥。
进一步地,入网验证步骤包括:设备信息包括智能设备的设备ID,无线网络接入装置将设备ID上传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根据该设备ID的注册情况确定智能设备的合法性。
进一步地,入网验证步骤包括:智能设备以通信秘钥对设备信息加密后发送至无线网络接入装置,并由无线网络接入装置以通信秘钥进行解密后上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6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