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儿茶酸调控的开关系统及其调控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6698.6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叶海峰;尹剑丽;杨林凤;董凯丽;薛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5 | 分类号: | C12N15/85;C12N15/90;A61K48/00;A61P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禾翰通律师事务所 31319 | 代理人: | 夏思秋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茶 调控 开关 系统 及其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原儿茶酸调控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a):原儿茶酸调控的“开”系统;
和/或,
b):原儿茶酸调控的“关”系统;
其中,
所述原儿茶酸调控的“开”系统是由重组转录抑制子,原儿茶酸诱导型强启动子和待转录序列三部分组成;所述重组转录抑制子为重组转录抑制子KRAB-PcaV,是由转录抑制蛋白KRAB融合至DNA结合域上获得;所述DNA结合域是来源于原儿茶酸操纵子系统的阻遏蛋白PcaV;所述的原儿茶酸诱导型强启动子根据强启动子的种类和操纵子OpcaV 的不同拷贝数可组成不同类型的融合型强启动子,如SEQ ID NO.1~10所述的核苷酸序列;
所述原儿茶酸调控的“关”系统是由重组转录激活子,原儿茶酸诱导型弱启动子和待转录序列三部分组成;所述重组转录激活子是由PcaV蛋白融合到转录激活蛋白上获得;所述转录激活蛋白包括单纯疱疹病毒颗粒蛋白VP16转录激活结构域、NF-ΚB p65亚基转录激活结构域、热休克转录因子HSF1转录激活域;所述的诱导型弱启动子根据操纵子OpcaV的不同拷贝数可组成不同类型的融合启动子,如 SEQ ID NO.13~17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组转录抑制子由不同种类的强启动子启动表达,包括PSV40,其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KY053832;PhCMV ,其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KY199427;PhEF1α,其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AY043301;和PCAG ,其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HQ45631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重组转录激活子包括单纯疱疹病毒颗粒蛋白VP16转录激活结构域,氨基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AEX37895;NF-ΚB p65亚基转录激活结构域,氨基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ABK40095;热休克转录因子HSF1转录激活域,氨基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BAM10893。
4.一种原儿茶酸诱导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由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原儿茶酸调控的“开”系统进行调控;其中,当原儿茶酸诱导物不存在时,所述重组转录抑制子可结合至所述原儿茶酸诱导型强启动子上,进而阻遏下游待转录序列的表达;而当原儿茶酸诱导物存在时,原儿茶酸阻断其结合,使所述重组转录抑制子从所述原儿茶酸诱导型强启动子上解离下来,启动下游待转录序列的表达。
5.一种原儿茶酸关闭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由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原儿茶酸调控的“关”系统进行调控;当原儿茶酸诱导物不存在时,所述的重组转录激活子可结合至所述的原儿茶酸诱导型弱启动子上,进而激活下游待转录序列的表达;而当原儿茶酸诱导物存在时,原儿茶酸解除其结合,使重组转录激活子从诱导型弱启动子上解离下来,关闭下游待转录序列的表达。
6.一种真核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原儿茶酸调控的“开”系统和/或 原儿茶酸调控的“关”系统。
7.一种工程化细胞,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原儿茶酸调控的“开”系统和/或 原儿茶酸调控的“关”系统。
8.一种微胶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原儿茶酸调控的“开” 系统和/或 原儿茶酸调控的“关”系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儿茶酸调控的开关系统在生物计算机上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669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