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6633.1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2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季绍东;齐立军;李凤飞;魏占姣;彭静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3/24 | 分类号: | C07C403/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5725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叶黄素 浸膏 中苯系物 方法 | ||
1.一种去除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向叶黄素浸膏中加入乙醇,加热混匀后进行第一次分子蒸馏,重相得到一次蒸馏叶黄素浸膏,所述乙醇的重量为叶黄素浸膏重量的2%~5%;
(2)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向步骤(1)所得的一次蒸馏叶黄素浸膏中加入乙醇,加热混匀后进行第二次分子蒸馏,重相得到二次蒸馏叶黄素浸膏,所述乙醇的重量为叶黄素浸膏重量的0.2%~0.5%;
(3)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向步骤(2)所得的二次蒸馏叶黄素浸膏中加入正丁醇,加热混匀后进行第三次分子蒸馏,重相即为低苯系物含量的叶黄素浸膏,所述正丁醇的重量为叶黄素浸膏重量的0.02%~0.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系物为苯、甲苯、二甲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3)中的加热混匀温度为50~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中乙醇为食品级,体积分数≥95%,苯系物含量<0.01pp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正丁醇为食品级,体积分数≥98%,苯系物含量<0.01pp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分子蒸馏为单级分子蒸馏,加热温度60~70℃,真空度200~500Pa,蒸馏至叶黄素浸膏中溶剂残留量≤500pp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分子蒸馏为单级分子蒸馏,加热温度65~75℃,真空度20~50Pa,蒸馏至叶黄素浸膏中溶剂残留量≤100pp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分子蒸馏为单级分子蒸馏,加热温度70~80℃,真空度5~10Pa,蒸馏至叶黄素浸膏中溶剂残留量≤50ppm。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去除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次分子蒸馏的加热温度高于第二次分子蒸馏的加热温度,第二次分子蒸馏的加热温度高于第一次分子蒸馏的加热温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去除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低苯系物含量的叶黄素浸膏中苯系物含量≤0.08ppm,叶黄素得率≥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66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机装置以及清洗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定日镜的清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