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过程中的任务记录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5705.0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9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叶进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进蓉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H04W4/14;H04L29/06;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 过程 中的 任务 记录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讯过程中的任务记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用户A与用户B进行通讯时,往往带有相应的意图,比如解决与用户A和用户B相关且尚未完成的事件,即“未完成任务”。
然而,当用户A向用户B发起通讯事件时,用户B往往并不了解未完成任务的具体内容,需要由用户A在通讯过程中进行相应描述,而用户B只能用纸笔记录或请求其他人帮忙记录未完成任务,以避免遗漏用户A所描述的未完成任务。此外,用户A也存在着可能会忘记部分已经交代的未完成任务,由此可见,一旦用户A和用户B存在着同时忘记记录某些未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因此,相关技术中的通讯过程,存在着容易遗忘沟通的未完成任务的风险,且由此可能会导致多次沟通,沟通时间长且沟通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讯过程中的任务记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当前通讯事件;
根据所述当前通讯事件记录请求方用户向被请求方用户所描述的待完成任务,以及被请求方用户向请求方用户所描述的任务完成情况;
将所述待完成任务推送至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并展示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中,将所述任务完成情况推送至所述请求方用户,并展示于所述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中,或者,
将所述待完成任务和所述任务完成情况推送至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和所述请求方用户,并分别展示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和所述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中。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来从以下方式中选择一种或多种推送所述待完成任务和所述任务完成情况的方式:
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和所述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的短信;
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和所述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的邮件;和
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和所述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的即时通信消息。
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来从以下方式中选择推送所述待完成任务和所述任务完成情况的读取方式:文字或语音。
进一步地,在将所述待完成任务展示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中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接收到的所述待完成任务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被请求方用户通过预先设置的解密秘钥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以获取解密后的所述待完成任务。
进一步地,在将所述待完成任务展示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中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对接收到的所述待完成任务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
被请求方用户通过预先设置的指纹信息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以获得解密后的所述待完成任务。
特别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讯过程中的任务记录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通讯事件;
记录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通讯事件记录请求方用户向被请求方用户所描述的待完成任务,以及被请求方用户向请求方用户所描述的任务完成情况;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完成任务推送至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并展示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中,将所述任务完成情况推送至所述请求方用户,并展示于所述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中,或者,
将所述待完成任务和所述任务完成情况推送至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和所述请求方用户,并分别展示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和所述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中。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配置成通过设置来从以下方式中选择一种或多种推送所述待完成任务和所述任务完成情况的方式:
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和所述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的短信;
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和所述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的邮件;和
与所述被请求方用户和所述请求方用户相关联的设备的即时通信消息。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配置成通过设置来从以下方式中选择推送所述待完成任务和所述任务完成情况的读取方式:文字或语音。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加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待完成任务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和
第一解密模块,用于通过预先设置的解密秘钥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以获取解密后的所述待完成任务。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第二加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所述待完成任务进行加密,以得到加密数据;和
第二解密模块,用于通过预先设置的指纹信息对所述加密数据进行解密,以获得解密后的所述待完成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进蓉,未经叶进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57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安全防爆金属化膜
- 下一篇:方型外壳薄膜电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