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CSK调制的IDMA系统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4914.3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2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胡苏;李帆;罗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极比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1/00;H04L25/02;H04L2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csk 调制 idma 系统 通信 方法 | ||
1.一种基于CCSK调制的IDMA系统通信方法,具体为:
发送端数据处理:
设用户数为K,扩频码长为S,第k个用户的发送数据为dk=[dk(0),dk(1),...,dk(N-1)],CCSK调制阶数为M_ary,发送端使用的基础序列记为m,m是长度为N的m序列;
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对于第k个用户,数据比特序列dk首先进行FEC编码,生成编码后的编码序列bk;
S12、步骤S11生成的序列bk进入CCSK调制,发送数据bk映射成十进制数nk,则第k个用户的发送信号为:其中,表示对基础序列m向左循环移位nk位操作;
S13、对步骤S12调制后的数据进行扩频,产生低码率的扩频序列;
S14、步骤S13得到的数据进入第k个用户的码片级交织器πk,生成被打乱的码片序列;
S15、所有用户的信号通过发射模块发送,即完成发送端工作;
接收端采用迭代译码,设迭代次数为Iter,具体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对经过信道的发送信号进行接收,接收到的信号为所有用户信号的叠加,接收信号表示为:其中,xk表示第k个用户的发送信号,hk表示第k个用户的信道衰落系数,w(n)为是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高斯白噪声;
S22、初始化所有用户信号的均值E[xk(n)]和方差Var[xk(n)];
S23、计算接收信号的均值和方差:
S24、计算每个用户各自干扰信号的的均值和方差:
E(ζk(n))=E(r(n))-hkE(xk(n))
Var(ζk(n))=Var(r(n))-|hk|2Var(xk(n))
S25、计算ESE输出的每个用户发送信号的外信息:
S26、对步骤S25产生的第k路外信息eESE(xk(n))进行解交织,得到ck的先验对数似然比信息Lprior(ck);接下来进入DEC译码模块,利用ESE反馈的外信息Lprior(ck)进行解扩频,得到编码符号bk(1)的先验软信息,
其中,sk为第k个用户的扩频码,S为扩频码的长度;
S27、FEC译码器利用软信息Lpriori(bk(1))进行软译码,得到编码序列bk的后验软信息LAPP(bk(1)),并对LAPP(bk(1))进行扩频,得到扩频序列ck的后验软信息:
Lposteriori(ck(n))=sk(n)LAPP(bk(1)),n=1,...,S
从而得到DEC译码器输出的外信息:eDEC(ck(n))=Lposteriori(ck(n))-Lpriori(ck(n))
S28、步骤S27得到的外信息eDEC(ck(n))通过随机交织器πk,得到yk的先验信息,从而更新所有用户信号的均值和方差,
Var(yk(n))=1-(E(yk(n)))2
S29、判断k>Iter是否成立,若成立,对FEC译码结果进行硬判决,得到二进制序列r,然后利用循环相关检测法对二进制序列r进行CCSK解调,y=|IDFT(DFT(r)·DFT*(m))|
在CCSK解调中,取y的实部,找到最大值的下标,记为估计的数据d;
若k>Iter不成立,令k=k+1,回到步骤S26;
S210、将d转换位二进制数据,得到log2M_ary位比特数据,即完成了解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极比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极比特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49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