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794293.9 | 申请日: | 2017-09-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9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然;钱钟翰;楚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50;H01Q15/16;H01Q19/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沉雁 |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频段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射频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
背景技术
现代卫星多搭载圆极化天线,在小卫星通信系统中,由于卫星姿态不固定,低轨道等特点,对此类圆极化天线通信覆盖范围与空间中的能源损耗有着很高的要求。搭载天线波束覆盖范围不足,低仰角的增益不高一直是难于解决的问题,传统小卫星天线多采用机械臂转动结构或者相控阵技术来解决天线方向性与增益覆盖等问题,但这些结构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射频功耗与复杂程度。因此对于高覆盖率,低仰角高增益的单卫星天线的研究十分必要。
在低轨道卫星通信中,要求搭载的卫星天线能在低仰角有更高的增益,从而保证远距离的可靠通信;要求增益覆盖范围广,从而补偿小卫星姿态不稳定带来的通信中断;圆极化天线还要求在俯仰角方向,要有较宽的3dB轴比范围,这样能保证通信的质量,避免其他信源带来的电磁干扰;发射天线还要求有较大的功率容量,以满足相应的功率需求;小型化对卫星天线来说是另一个重要的要求,较大尺寸的天线对于有限的小卫星平面有着诸多的不便;最后天线结构的稳定与否也是其重要的指标之一,太空严苛的环境对于天线结构的稳定有着很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解决传统低轨小卫星天线数据传输能力不足、增益覆盖范围小、通信距离短、结构可靠性差和载荷天线体积大等问题。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包括单螺旋天线、圆形PCB板、金属碗形反射机构和电缆,圆形PCB板固定在金属碗形反射机构顶面中心,所述圆形PCB板采用顶面匹配微带线的PCB板,电缆与微带线焊接,单螺旋天线与圆形PCB板顶面的微带线焊接固连。
所述金属碗形反射机构包括圆台、碗形罩和环形反射地面,圆台直径大的面与环形反射地面中心孔匹配,两者固连,碗形罩两端无端盖,面积小的一端套在环形反射地面外壁,所述圆台为空心圆台,PCB板固定在圆台的顶面,PCB板的地表面与圆台的顶面短路,圆台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穿线通孔,电缆穿过顶面的穿线通孔向下延伸,自圆台底面的穿线通孔伸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采用圆台波束展宽手段,圆台的顶面半径、底面半径和高度共同决定了天线波束展开程度与天线低仰角增益大小,并有效提升低仰角增益;(2)金属碗形反射机构采用碗形罩可以有效抑制零点,并达到最佳零点位置,在保证远距离信号传输的同时也保证了与近地位置的通信可靠;(3)采用了金属碗形反射机构,最终实现了高3dB增益覆盖率,以保证卫星在不同姿态时的通信稳定;(4)天线采用单螺旋与金属碗形反射机构,结构简单易加工,整体结构稳定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的整体结构三维图。
图2为本发明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的局部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的回波损耗特性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的俯仰角方向轴比特性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的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X频段的数传天线,包括单螺旋天线1、圆形PCB板2、金属碗形反射机构3和电缆7,圆形PCB板2固定在金属碗形反射机构3顶面中心,所述圆形PCB板2采用匹配微带线6的PCB板,电缆7与微带线8焊接,单螺旋天线1与圆形PCB板2顶面的微带线8焊接固连。
所述单螺旋天线1,采用镀铜弹簧钢,形成右旋圆极化形式。
所述金属碗形反射机构3包括圆台4、碗形罩5和环形反射地面6,圆台4直径大的面与环形反射地面6中心孔匹配,两者固连,碗形罩5两端无端盖,面积小的一端套在环形反射地面6外壁。圆台4、环形反射地面6和碗形罩5由金属铝一体加工而成,圆台4的顶面半径、底面半径和高度共同决定天线波束展开程度与天线低仰角增益大小;环形反射地面6的大小影响低仰角增益的大小,其半径为28±0.5mm;碗形罩5底面与圆台4底面中心的距离、碗形罩5与水平面夹角以及碗形罩5的高度共同影响天线零点位置与零点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42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毫米波双频微带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