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4180.9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1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锐标;李燕慧;叶晓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弘信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5/02;A01G27/06;E04C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508 | 代理人: | 洪敏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建筑 绿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墙板,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绿茵墙。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房体建造已经朝房体制造开始转型。
所谓房体制造,是指房屋的墙板在工厂内提前完成制作,等待工地中楼体骨架成型之后,制作好的墙板被运到工地,并且以组装的方式拼装在楼体骨架上,利用墙板拼装技术可大大缩短楼盘的成型周期。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5637849U的中国专利文件,其专利名称为一种装配式绿茵组合墙,方案中记载包括预制墙板,预制墙板一侧设有花槽以及自动滴灌系统,通过自动滴灌系统向花槽的植被进行定期灌水。
花槽由高至低层层布置,自动灌溉系统可单独的向某一个花槽供水。当自动灌溉系统发生故障时,比如控制向花槽单独供水的电磁阀发生损坏,就会造成某一层的花槽大量积水,并且当积水水位高于花槽槽壁时,水会向外喷出。
而当高层的花槽出现上述喷水现象后,水滴会大批量的向下方沿多个方向肆意喷洒,很容易打湿楼下的行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利用溢流孔的水流沿导流面流动并定点滑落在下方的花槽中,对溢出水进行层层接水,减少水流肆意向外喷出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配式建筑绿茵墙,包括预制的墙板,墙板侧面设有多个连接板,连接板设有花槽,花槽开设有溢流孔,花槽外壁设有光顺的导流面,导流面连接在溢流孔的外口,导流面的下端正对下方的花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花槽内水积蓄过多时,水先沿着溢流孔流出,由于溢流孔连接有导流面;故在水的重力下与水的粘力作用下,水沿着导流面向下流动,当水流动到导流面的下端后,水流失去了粘附的路径,水在重力作用下滴落在下方的花槽内。
由于导流面的下端固定,故水流的落点也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当花槽内水过多时,不易造成水肆意多方向喷晒的情况发生。并且下方的花槽对上方流出的水具有承接作用,层层接水延迟了水向外喷洒的时间,只有当最低处花槽水满时,才会出现溢流孔直接向下方行人喷水的情况,而此时,由于层层接水已经争取一定的时间,自动灌溉系统的漏水报警更有可能被工作人员发现,并截断水源;而即使还工作人员没有发现报警,由于最后流出的水流依旧是单股,故喷晒范围较小,不易洒到行人,单股的水流比较明显,也便于工作人员发现花槽漏水的问题。
墙板预制有利缩短楼盘建造周期。
墙板侧面是指墙板安装有连接板的一面。
较佳的,导流面为朝下方花槽凸起的球面或锥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面与锥面较为光顺,水流易顺畅的滑移到导流面的下端部。
较佳的,溢流孔至少两个,并且多个溢流孔置于同一水平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管的喷水量较大时,单个溢流孔,难以满足快速溢水的需求,容易出现一边溢水,一边花槽内水位持续上升的情况发生,最终,花槽内的水位达到花槽边沿的高度时,水依旧会从花槽边沿流出,造成水流肆意喷射的情况发生。
多个溢流孔设置在整体上增加了溢水的流量,避免了上述中花槽中水位高于溢流孔的情况发生;而采用多个溢流孔而不是一个大口径的溢流孔的目的在于:水沿导流面移动时,依靠的是重力,以及水与导流面之间的粘性;若采用单个大孔的溢流孔时,溢流孔流出单股水流较大,水流与导流面接触的瞬间两者接触面积较小(水未能及时沿导流面散开),水在未完全沿导流面滑移时,已经因为水珠颗粒过大而直接脱离导流面,这主要是因为水流中大水珠的重力克服了水珠与导流面之间的粘力,故单个大孔的溢流孔使得水流易提前脱离导流面,下方的花槽未能准确的接受上方溢出的水流。
较佳的,导流面的下端与墙板侧面具有间距,间距的范围8-15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下端若与墙板侧面贴合时,落下的水流易沿着墙板侧面下流,这样易导致墙板潮湿;
故导流板与墙板之间的间距若小于8cm ,在大风的吹动下,落下的水易打在墙板侧面上;为了减少水流打在墙板侧面,故将最小间距控制在8cm。
而若间距大于15cm,则花槽的凸出墙板的宽度就要过大了,墙板在拼装在楼盘上后的整体美观度有所下降。
较佳的,相邻花槽之间高度差在0.2-3m之间,最下方花槽距离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6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槽之间高度差大于3m,水落下时,易受风吹动的影响,水易偏离预定的下落点,水易飞离下方的花槽,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故将相邻花槽的高度控制在3m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弘信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弘信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4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墙面绿化用花箱
- 下一篇:一种新型智能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