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浪涌电流的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4110.3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8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付毅;郭伟林;俞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3K17/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浪涌 电流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浪涌电流的电路。其中,该电路包括:D触发器;比较器电路,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与D触发器的时钟端相连接;晶闸管电路,晶闸管电路的输入端与D触发器的输出端Q相连接,晶闸管电路的输出端与D触发器的复位端R相连接,晶闸管电路用于对母线电流进行采样,并在母线电流异常时,向D触发器输出低电平,其中,在D触发器的复位端为低电平时,D触发器的输出端Q为低电平,控制晶闸管电路中的晶闸管关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止浪涌电流的电路的可靠性比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浪涌电流的电路。
背景技术
在大功率电路设计中,电路启动时为了防止浪涌电流的产生,一般采取软启动方式,软启动方式一般有两种:串电阻软启动和晶闸管软启动,在半控整流电路中一般采用晶闸管软启动。如果电路发生错相故障或者电网产生干扰信号,导致直流母线产生浪涌电流而未及时采取措施,很可能对整个电路造成严重的破坏,因此在电路中要求防浪涌电流电路能够及时按照保护策略做出相应的动作。
传统的防浪涌电流方法采用硬件加软件方式,当硬件电路检测到母线过流时,产生信号给控制芯片,通过软件控制整流电路晶闸管触发脉冲的关闭,从而降低母线电流。具体如图1所示,电流传感器检测母线电流,判断母线是否过流,如果过流,则主控芯片控制晶闸管触发脉冲发生装置,再控制晶闸管关断。如果没有过流,则电流传感器继续监测母线电流。这种方式必须通过软件的控制才能进行保护,软件计算的过程存在误差和干扰,因此,采用软硬件电路结合的方式防止浪涌电流对电路的破坏时,其保护的及时性、快速性、可靠性及抗干扰能力都比较差。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浪涌电流的电路,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止浪涌电流的电路的可靠性比较差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浪涌电流的电路,包括:D触发器;比较器电路,所述比较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的时钟端相连接;晶闸管电路,所述晶闸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Q相连接,所述晶闸管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的复位端R相连接,所述晶闸管电路用于对母线电流进行采样,并在所述母线电流异常时,向所述D触发器输出低电平,其中,在所述D触发器的复位端为低电平时,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Q为低电平,控制所述晶闸管电路中的晶闸管关断。
可选地,所述晶闸管电路包括:与门逻辑芯片,一个输入端与所述D触发器的输出端Q相连接,另外一个输入端用于接入晶闸管脉冲触发信号;驱动信号放大电路,输入端与所述与门逻辑芯片的输出端相连接;晶闸管,输入端与所述驱动信号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电流传感器,输入端与所述晶闸管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对母线电流进行采样得到采样信号;第一比较器,输入端与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用于比较所述采样信号与母线电流保护阈值;反相器,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接,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的复位端R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比较器电路包括:第二比较器,其中,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电压Vf,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触发器的时钟端;电阻,一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另外一端连接高电平;电容,一端与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相连接,另外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比较器电路还包括:运算放大器,连接在所述电流传感器和所述第一比较器之间,用于对所述采样信号进行运放处理。
可选地,当所述第二比较器的正相输入端电压大于反相输入端电压Vf时,所述第二比较器输出上升沿至所述D触发器的时钟端C,所述D触发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其中,所述D触发器输出的高电平与所述晶闸管脉冲触发信号经过所述与门逻辑芯片的运算传递给所述驱动信号放大电路,以控制所述晶闸管在启动时正常发送脉冲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4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