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离析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3422.2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7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明;程卫民;许茜茜;潘刚;崔向飞;边文辉;李鹏程;周智;程奎峰;蒋学凯;王振兴;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6 | 分类号: | G01N27/06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黄钰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离析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凝土离析检测装置及方法,混凝土离析检测装置包括绝缘桶体、电阻表和空气压缩机,桶体侧壁的相对两侧从下向上分别设置有多对正电极接头和负电极接头,正电极接头和负电极接头分别电连接电阻表,桶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桶盖,桶盖经导气管连接空气压缩机,导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真实还原泵送过程的混凝土离析环境,准确检测离析后混凝土不同高度处的组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离析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离析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泵送混凝土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好、节省人力及施工方便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一般房建结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高层建筑等工程。但是,在泵送过程中,由于配比不合理或施工不当,往往造成管道堵塞。其中,混凝土离析是造成泵送管道堵塞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离析混凝土影响混凝土的最终强度,造成不好的施工质量。
公告号为CN102749439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拌混凝土离析现象测试与评定装置,包括振动部件和试验部件,振动部件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配重室;在配重室的上端固定有发动机室,在发动机室内设置发动机;发动机室的上部设置有与发动机连接的振动台;试验部件固定在振动台上;试验部件包括上下相通的上盛料室和下盛料室,下盛料室和上盛料室之间设置有圆盘,且在上盛料室和下盛料室之间通过转轴连接;圆盘上开设有圆孔。该装置能够测试与评定新拌混凝土离析状况,但是无法模拟泵送过程的混凝土离析环境,且无法检测离析后混凝土不同高度处的组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离析检测装置及方法,解决目前无法模拟泵送过程的混凝土离析环境且无法检测离析后混凝土不同高度处的组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离析检测装置,包括绝缘桶体、电阻表和空气压缩机,桶体侧壁的相对两侧从下向上分别设置有多对正电极接头和负电极接头,正电极接头和负电极接头分别电连接电阻表,桶体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桶盖,桶盖经导气管连接空气压缩机,导气管上设置有压力表。
进一步的,桶体的上端经螺栓连接桶盖。
进一步的,桶盖上开设有通孔,于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内螺母,导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导气管的一端螺纹连接内螺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混凝土离析检测方法,应用上述的混凝土离析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同一水灰比分别配制各组分浆体,浆体包括水泥浆、砂浆、不同粒径等级的碎石浆和混凝土;
步骤二、将水及步骤一中的各组分浆体分别单独倒入桶体内,桶体上盖上桶盖,启动空气压缩机,通过压力表确定桶体内处于某一设定的压力,通过电阻表连接桶体上的正电极接头和负电极接头,分别测得水以及各组分浆体的电阻率;
步骤三、将混凝土倒入桶体内,桶体上盖上桶盖,启动空气压缩机,通过压力表确定桶体内处于某一设定的压力,电阻表从下向上连接桶体上的多对正电极接头和负电极接头,测得混凝土不同高度处的电阻率;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混凝土不同高度处的电阻率与步骤二中的水以及各组分浆体的电阻率对照,确定桶体内混凝土不同高度处的组分区间,以确定混凝土的离析程度。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采用湿筛的方法将混凝土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筛选出水泥浆、砂浆、不同粒径等级的碎石浆和混凝土。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水及各组分浆体在桶体内的高度超过桶体侧壁最下端的一对正电极接头和负电极接头。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电阻表连接桶体上的多对正电极接头和负电极接头,以分别多次测得水以及各组分浆体的电阻率。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混凝土在桶体内的高度超过桶体侧壁最上端的一对正电极接头和负电极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34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