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八角莽草酸浸提及茴油蒸馏两用装置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3278.2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74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陆顺忠;李秋庭;关继华;黎贵卿;吴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1B1/16 | 分类号: | C11B1/16;C11B1/10;B01D11/02;C07C51/42;C07C51/44;C07C62/3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邹超贤 |
地址: | 530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八角 莽草 提及 蒸馏 两用 装置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八角莽草酸浸提及茴油蒸馏两用装置及应用,本装置设有蒸馏罐或浸提罐,料篮,篮盖,蒸馏罐/浸提罐和料篮的连接口端分别设有错位多层罐口密封环和料篮密封环,篮盖设有与料篮密封环上方环槽相匹配的篮盖密封环;蒸馏釜/浸提罐的下段设有料篮支承环,料篮支承环与料篮底部的高度一致,蒸馏釜/浸提罐的底部设有排液阀和汽液阀,汽液阀用快接管分别与蒸汽阀和内液阀连接,内液阀用快接管分别与液泵的进液口和外液阀连接,液泵出液口与篮盖上回液管的盖液阀用快接管连接。本装置设置双水封,气密性好,有效防止蒸气短路,也有效防止蒸出气体处漏,物料吸热效果好,莽草酸浸提和茴油蒸出效果好,提高了活性成分的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有效成分及芳香油提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八角莽草酸浸提及茴油蒸馏两用装置及应用。
背景技术
八角是广西山区广为种植的重要经济林树种,是广西的著名特产和传统出口产品,“广西八角”早已闻名中外。广西是八角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产量和面积均占全国乃至全球的85%以上。
莽草酸(Shikimic.Acid)化学名为3,4,5-三羟基-1-环己烯-1-羧酸,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兽药工业及其它化学工业,如医药工业中用其为镇痛药、感冒药等的原料。目前用于医药及化工行业的莽草酸主要有两大来源,一类是从植物提取的天然莽草酸(主要来源于八角),另一类是通过生物发酵得到的莽草酸。
八角果蒸馏得到的精油叫八角茴香油,俗称茴油,其主要成分为反式茴脑(80%~90%)、草蒿脑、顺式茴脑,a-蒎烯、茴香醛 、水芹烯、石竹烯等,具有防虫、杀菌、祛寒湿、理气止痛、止咳和健胃等功效,大量用于医药工业、食品工业、日化工业和兽药工业等。
目前,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有水浸提法、溶剂浸提法等,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有水蒸汽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压榨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在实际生产中水蒸汽蒸馏法是使用最广泛的。浸提过程中能够同时提取莽草酸和茴油的方法很少。
1.专利文献CN1431285介绍了一种挥发油提取分离器,该分离器为玻璃制成,只适合于实验室生产。
2.专利文献CN2686690Y公开了一种中药挥发油简易分离提取器,该提取器冷凝后油水混合液有一个自由落体运动,造成油水进一步混合,降低油水分离的效率。
3.专利文献ZL20062009819.5介绍了一种汽电两用芳香油蒸馏设备,该装置增加电加热装置,实现汽电两用,但无法同时蒸馏有效成分。
4.专利文献ZL200720084936.2介绍了一种便携式一体化芳香油蒸馏装置,但该装置也是质量过于重,单单顶部封盖就要以手动葫芦移动,而且蒸汽发生器与蒸筒连为一体。该装置在蒸馏过程中,如果排油不及时,水和油则会由于位差产生虹吸现象,全部流回到蒸汽发生器或包装捅中。
5.专利文献CN101250104介绍了乙醇提取并用不同树脂分别吸附杂质、莽草酸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乙醇浸提,增加了溶剂回收成本。
6.【题名】高产连续芳香油蒸馏方法及设备的研制和应用【作者】李安平 柳建安【机构】中南林学院【刊名】林业科技开发.1999(3).-34-35【文摘】该芳香油蒸馏器通过锅炉输送蒸汽能进行连续蒸馏,并使用提升机进料,这种设备虽然提高了加工能力,但无法同时蒸馏有效成分。
7.【题名】乡村适用型便捷式芳香油蒸馏装置的研制和应用【作者】钟昌勇[1] 周宗明[1] 陆世鹏[2] 何春茂[1]【机构】[1]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01 [2]广西凤山县科技局,广西凤山547600【刊名】大众科技.2007(7).-105-10【文摘】该装置基本重现了专利文献ZL200720084936.2介绍的便携式一体化芳香油蒸馏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八角莽草酸浸提及茴油蒸馏两用装置及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32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