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位点回归的风电功率波动区间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3004.3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6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荣富;王东升;施贵荣;宁文元;梁吉;王靖然;王若阳;丁然;徐海翔;范高锋;梁志峰;丁华杰;王冠楠;徐忱;鲁宗相;乔颖;刘梅;罗欣;廖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清软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吕小琴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位点 回归 电功率 波动 区间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分位点回归的风电功率波动区间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风电场输出功率数据;
S2:确定风电场输出功率数据的分位点;
S3:对每一个分位点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回归函数;
S4:根据回归函数对每一个分位点建立回归模型;
S5: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解各个分位点的回归模型,计算下一时刻的分位点;
S6:获取下一时刻风电功率数据的实测值;
S7:返回重复循环得到风电场输出功率数据的波动区间;
所述分位点的回归模型原对偶内点法求解过程如下:
S41:获取风电场输出功率数据,按照以下公式建立风电功率的分位数回归模型:
式中,Vi为回归函数的输入变量;
S42:通过松弛变量U+和U-将建立以下公式:
s.t.K·θ+U+-U-=p
U+,U-≥0
其中,U+,U-∈Rn为引入的松弛变量;K∈Rn+l为设计矩阵,Ki,j∈k(viv);
P=[P1,…Pn];θ∈Rl;Ie=[1,…I]T;I为单位阵;
S43:令θ=β1-β2,β1,β1≥0,则按照以下公式建立标准线性规划模型:
min:cTx
s.t.Ax=p
x≥0
其中,A=[K,-K,I,-I],I为单位阵;
S44:按照以下公式建立对偶形式:
max pTd
s.t.ATd+s=c
s≥0;
其中,
b为偏移量;
n表示给定风电功率输入输出样本数据量;
S45:对标准线性规划模型式采用初始点不可行的原对偶内点法求解,得到τ回归分位点参数的估计值;
S46:根据估计值得到下一时刻τ分位点的回归分析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位点回归的风电功率波动区间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电场输出功率数据的分位点按照以下步骤来确定:
S21:获取风电场输出功率数据(vt(t),pt(t)),i=1…n;n为样本个数;
其中,vt(t)∈Rd×l,表示(t-d)~(t-1)时刻风电功率值组成的输入向量;
pt(t)∈R表示t时刻风电功率值;
S22:风电功率在t时刻与前d个时刻之间非线性关系总可以描述为如下形式:
其中,表示输入输出变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θ为中待定系数,b∈R为偏移量;
S23:在分位点回归中,对于模型中τ分位点回归参数的估计问题可以表示为如下优化问题:
其中,ρτ(x)表示检验函数;
S24:若存在θ和b使得如下目标函数达到最小,则称参数θ和b为非线性回归模型中的τ分位点回归系数,分别记为和下标τ是为了区别对于不同分位点的回归估计;式中,ρ(·)为检验函数,表达如下:
其中,τ∈(0,1);检验函数ρτ(x)是分段函数,在x=0处不连续可导,并且有ρτ(x)≥0;
pi表示风电功率在t时刻与前d个时刻之间非线性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清软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北京清软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30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漆包线段装盒设备
- 下一篇:一种漆包线高效脱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