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及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吸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2039.5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4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倪良正;张叙俊;葛海林;王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21/10;B32B37/00;B32B37/12;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面板 件木皮 复合板 吸附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及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吸附工艺,其中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包括木皮层、无纺布、板件和覆膜层;所述木皮层、所述无纺布、所述板件自上而下依次贴合形成二层复合板结构;所述二层复合板结构上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所述覆膜层,形成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同时,本发明还采用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吸附工艺,制作形成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本发明提供的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及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吸附工艺,避免了传统手贴、熨烫0.2mm厚的薄木皮粘在折面处方式,制造出了全新的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其具有使用性能优越、实用性强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及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吸附工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贴面家具是利用有美丽花纹色彩的木材,制成薄片后,用胶料粘贴在家具面板上,使家具如同用贵重木材制成的一样。其中,实木木皮贴面家具是现代办公、家居用家具的主流,贴面木皮厚度一般选用0.4mm左右的厚木皮;实木木皮贴面家具其同样可以达到实木木质的视觉效果,深受消费者欢迎。
目前,实木木皮贴面家具的现有加工工艺,一般使用已贴好木皮的成品板直接进行生产和造型加工,这种成品板只适用于平面、直角类工艺结构;
但是当遇有折面、弯角类结构时(即折面异形板件),只能用手贴、熨烫0.2mm厚的薄木皮粘在折面处方式替代厚木皮加工(即替代40S左右的厚木皮实施加工),然而薄木皮手工贴好后折面处容易出现鼓包、空皮等品质问题,表面实木感也无法达到厚木皮的效果且工作效率低,不适合批量化生产。
综上,如何克服传统技术的上述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及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吸附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一种曲面(折面)板件木皮吸附工艺,可以用厚度在40S左右的厚木皮,对有折面、弯角的板件表面进行吸附包覆,使做好后的产品,无论在品质、效率等方面都得到值的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包括木皮层、无纺布、板件和覆膜层;
所述木皮层、所述无纺布、所述板件自上而下依次贴合形成二层复合板结构;所述二层复合板结构上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所述覆膜层,形成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无纺布、所述板件之间还设置有无醛白胶层;所述无醛白胶层为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涂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木皮层的正面为木纹面,且所述木皮层的背面贴有所述无纺布;贴有无纺布的所述木皮层的背面与所述板件的正面通过无醛白胶贴合形成二层复合板结构;
所述二层复合板结构上的顶面为所述木皮层的木纹面,所述二层复合板结构上的底面为所述板件的背面;所述二层复合板结构作为整体对其正面和背面安装所述覆膜层,形成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复合板。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木皮层为多个小木皮拼接而成;所述小木皮为复合小木皮,其自上而下依次由装饰木皮层、奈米抗菌表层、基材层;其中,该装饰木皮具有木质饰纹,该奈米抗菌表层系以奈米银、奈米氧化锌远红外线复合材料及UV界面漆混合组成。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木皮层的厚度为0.4mm-0.6mm;所述板件为异形四边形板件,其异形四边形的板件最长边长度尺寸小于等于2400mm,最短边长度尺寸小于等于1200mm,且板件厚度小于等于50mm。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异形折面板件木皮吸附工艺,利用如下操作步骤制作:
制作加工整张木皮层,在整张木皮层的背面贴无纺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圣奥家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2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