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挂式自保变压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91997.0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4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沈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群华 |
主分类号: | H01F27/06 | 分类号: | H01F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54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自保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悬挂式自保变压器,属于变压器领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主要构件是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铁芯。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等。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906212.6的一种新型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外壳、变压器主体和散热部分,所述变压器主体和散热部分都安装在变压器外壳上,所述散热部分包括吸热部分、导热管和散热片,所述吸热部分紧靠变压器主体,所述散热片通过导热管与吸热部分相连,所吸热部分包括吸热管和吸热板,所述吸热管安装在吸热板上,所述散热片位于变压器外壳的外面。该新型变压器结构简单,散热部分通过将吸热部分和散热部分分开,能更好的将变压器主体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有效的提高了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但是现有技术不能进行悬挂,较为占用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悬挂式自保变压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进行悬挂,较为占用空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悬挂式自保变压器,其结构包括可悬挂提手、LED液晶显示屏、开关、防护外壳、散热格栏、操作按键、挂件、器体,所述的器体的外壁与防护外壳采用机械连接,所述的防护外壳的左右两侧面设有相互平行且对称的散热格栏,所述的散热格栏与防护外壳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器体的顶面中间位置与可悬挂提手的左右两端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的挂件设有4个,4个所述的挂件呈两两对称分布设置在器体背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的防护外壳的正面顶部中心位置上内嵌有与之相配合的LED液晶显示屏,所述的LED液晶显示屏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之电连接的开关、操作按键,所述的开关、操作按键、LED液晶显示屏均连接于器体,所述的操作按键与防护外壳相配合,所述的器体的底面上设有与之连接的右三孔插座、左三孔插座、电源线插头,所述的右三孔插座平行位于左三孔插座的左边,所述的电源线插头设于右三孔插座的右下角位置上,所述的可悬挂提手由左安装球、安装孔、左底座、悬挂提手本体、右底座、右通孔、右安装球构成,所述的悬挂提手本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安装球、右安装球相配合,所述的悬挂提手本体设于左安装球与右安装球的中间,所述的右安装球的底部与右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的右安装球上尚有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右通孔,所述的右通孔与悬挂提手本体的右端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悬挂提手本体的左端贯穿于安装孔并且与之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安装孔设置在与之为一体化结构的左安装球上,所述的左安装球的底面连接于左底座的顶面,所述的安装孔与圆形结构的右通孔为同心圆,所述的左底座与右底座的底面分别与器体的顶面两侧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外壳的正面上设有矩形框槽、凹槽,所述的矩形框槽、凹槽均与防护外壳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LED液晶显示屏内嵌在矩形框槽上并且两者采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操作按键内嵌于与之采用间隙配合的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外壳的形状呈U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外壳采用加厚304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耐热性,低温强度和机械特性;冲压、弯曲等热加工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的挂件采用铝合金材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强度高,塑性好。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悬挂式自保变压器的有益效果:该变压器设有可悬挂提手,既方便提携又可以进行悬挂,操作简捷,不占空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悬挂式自保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可悬挂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可悬挂提手-1、LED液晶显示屏-2、开关-3、防护外壳-4、散热格栏-5、操作按键-6、挂件-7、器体-8、右三孔插座-801、左三孔插座-802、电源线插头-803、左安装球-101、安装孔-102、左底座-103、悬挂提手本体-104、右底座-105、右通孔-106、右安装球-107、矩形框槽-401、凹槽-40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群华,未经沈群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19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检测平台
- 下一篇:光电传感器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