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软管的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790447.7 | 申请日: | 2017-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1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永兴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33/26 | 分类号: | F16L33/2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敞口槽 子接头 卡接 卡爪 限位圆环 母接头 套入 环形密封槽 金属软管 密封槽 顺时针 橡胶环 外周 隐槽 滑动卡块 密封效果 套接端 套入端 外圆周 自由端 拆卸 朝外 卡块 套接 旋入 圆环 对准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软管的接头,子接头的套入端可套接于母接头的套接端内,子接头上靠近套入端的外圆周面上至少设有2个卡爪,母接头的自由端处设有用于卡接卡爪的限位圆环,限位圆环朝外的圆环面上对应卡爪处设有敞口槽,沿敞口槽的顺时针方向处设有隐槽,套入端的外周面上至少设有一道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橡胶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子接头上的卡爪对准限位圆环上的敞口槽,再沿顺时针方向将卡爪旋入隐槽内,然后再向前滑动卡块,将卡块卡于敞口槽内,即可将母接头和子接头卡接在一起,卡接和拆卸都非常方便,套入端的外周面上环形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橡胶环,可以保证卡接之后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软管的接头。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接液化石油气瓶、燃气管或燃气灶等燃气用具的方式为,通过橡胶管连接并在橡胶管的两端用铅丝扭紧以防脱落;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安装及调换不便,在弯折状态下容易阻塞气路,橡胶管耐腐蚀性差、易老化、使用寿命短,容易发生漏气现象,由此会引发各种煤气、燃气的泄漏导致事故发生。为解决燃气管道的安全可靠连接问题,国内相继出现采用波纹金属管为主体,具有一定的挠性可弯曲而不会弯折,螺纹连接方便可靠,可彻底杜绝漏气、阻气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燃气泄漏事故的发生,实际效果很好。目前使用的燃气端部的接头部分也采用了与之配套的螺纹接头装置,但是其零部件较多且较小,安装不便、一旦缺少了某个零部件就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金属软管是设备安装、部件之间连接的主要零件之一,它具有柔性好、耐高温、耐腐蚀、承压较高的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电力、冶金、建筑业等得以广泛应用。金属软管一般由不锈钢波纹管、网套、护环、接管、焊环、接头等零件组成,接头包括螺纹接头和法兰接头,有固定式和活套式。现有的金属软管生产工艺一般采用将
波纹管、网管、护环一体焊接完成,再与接管或接头焊接。另一种连接方式是波纹管两端先与接管焊接,再把网套套在波纹管两端,用护环把网套压在接管上焊接,然后接管与接管焊接。
上述金属软管的生产方式都是通过多道焊接才能实现,由于焊接产生大量的热,再加之各零件的壁厚和材质的差异,致使焊接部位形状变化及热应力集中,导致金属材料的结构产生变化,降低了产品的机械强度。因此,现有的金属软管使用寿命较短,焊接工序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中国专利200810061017.2公开了一种金属软管,是一体式活套金属软管及组装方法。该软管包括波纹管、直管、金属网套,波纹管所连接的直管为一体,其设计要点在于直管、金属网套、金属护环是一体式的穿入活套接头,并呈单翻边露出设置在所述的活套接头的一侧面。组装方法是单翻边或双翻边的两个侧面分别由相应配套的活套接头联接。本发明解决了软管接头连接的技术问题,组装方法可行。其优点是:适用性较强,使用寿命较长,组装快捷。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适合较大批量生产的特点,是设备安装、部件之间连接较为理想的配套件。但该设计还存在着不足,尤其是软管接头的连接欠理想。
申请号为201110272315.8公开了一种金属软管的快速接头,包括有一接头本体,其具有一可容波纹金属软管自后向前插入的插孔。所述插孔内,依次设置有凹槽形密封圈,螺旋紧固件,收紧卡套。其中凹槽形密封圈设置在接头本体内底端部,所述波纹金属软管旋入接头本体内时与底端的凹槽形密封圈紧密接触且其头部完全密封于凹槽密封圈内,密封效果加强。设置在接头本体外侧凸台上的螺旋紧固件,所述螺旋紧固件通过旋紧的方式使其下端部的压紧密封件对波纹金属软管进行卡紧、限位。所述接头本体后端部设有一收紧卡套通过旋紧的方式对所述波纹金属软管进行密封和固定。其优点是:组装后的连接强度明显增强,但是其缺点是:密封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金属软管的接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永兴金属软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永兴金属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904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纫机的清理结构
- 下一篇:海水循环利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