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多规格挤压滚圆磨球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9468.7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3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陈艳妮;朱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鸿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敬川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规格 挤压 滚圆 生产线 | ||
1.全自动多规格挤压滚圆磨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棒料加热及输送设备(100)、多规格棒料热剪机(200)、取料工作站(300)、成形挤压机(400)、滚圆设备(500)、缓冷设备(600)和淬火设备(700);
所述棒料加热及输送设备(100)包括连续送料机构(110)和压料机构(130);所述连续送料机构(110)的输送末端与多规格棒料热剪机(200)上设置的挡料器相对应,所述连续送料机构(110)能够将加热后的棒料输送至多规格棒料热剪机(200)中;所述连续送料机构(110)包括至少三根依次间隔分布的托辊(111),所述压料机构(130)包括至少两根压辊(131),处于连续送料机构(110)的输送前端和输送末端的两根托辊(111)的上侧均设有一根压辊(131),所述压辊(131)能够上下运动以靠近或远离其所对应的托辊(111);
所述取料工作站(300)包括下料机构(310)、取料机器人(320)、机器人底座(330)和机器人夹具(340),所述下料机构(310)的进料端与多规格棒料热剪机(200)上设置的出料导轨(201)的出料端相对应,所述取料机器人(320)设置在机器人底座(330)上,所述机器人夹具(340)设置在取料机器人(320)的机械手臂上,所述取料机器人(320)能够将进入下料机构(310)中的坯料抓取并送入成形挤压机(400)的模具型腔内;
所述机器人夹具(340)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呈“V”字形的固定夹口(341),所述移动部可伸缩地设置在固定部上,移动部上与固定夹口(341)相对应处设有呈“V”字形的移动夹口(342),所述移动夹口(342)能够随着移动部的运动靠近或远离固定夹口(341);
所述成形挤压机(400)上设置有挤压出料滑道(401),所述挤压出料滑道(401)的出料端与滚圆设备(500)上的进料口连接;所述成形挤压机(400)上还设置有棒料扶正定位机构(410)、推料机构(420)和吹气清扫机构(430);所述棒料扶正定位机构(410)能够将处于成形挤压机(400)的模具型腔内的坯料扶正定位;所述推料机构(420)能够将挤压成的半成品磨球推出成形挤压机(400)的模具型腔并推送至挤压出料滑道(401)内;所述吹气清扫机构(430)能够对成形挤压机(400)的模具型腔进行吹扫清理;所述滚圆设备(500)上设置有滚圆出料滑道(501),所述滚圆出料滑道(501)的出料端与缓冷设备(600)上的进料端相对应;
所述缓冷设备(600)上设置有缓冷出料滑道(601),所述缓冷出料滑道(601)的出料端与淬火设备(700)上的进料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多规格挤压滚圆磨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料加热及输送设备(100)还包括测速装置(120),所述测速装置(120)设置在连续送料机构(110)的输送前端的前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多规格挤压滚圆磨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圆设备(500)包括滚圆机体(510)以及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滚圆机体(510)内的左轧辊(520)和右轧辊(530),所述左轧辊(520)和右轧辊(530)相互平行,左轧辊(520)和右轧辊(53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旋槽(521)和第二螺旋槽(531),所述第一螺旋槽(521)和第二螺旋槽(531)的旋向相同并相互对应,且第一螺旋槽(521)与第二螺旋槽(531)彼此相对应的凹陷部位能够拟合成圆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多规格挤压滚圆磨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圆设备(500)还包括导球槽(540),所述导球槽(540)设置在滚圆机体(510)内并位于左轧辊(520)和右轧辊(530)的下方;所述导球槽(540)的底面倾斜设置,且其倾斜下端处设有出球口,所述滚圆出料滑道(501)的进料端与出球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多规格挤压滚圆磨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冷设备(600)为链斗式缓冷机,所述淬火设备(700)为双道交叉水冷淬火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鸿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鸿舰重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94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储存装置与数据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 下一篇:面向C2B产品的BOM核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