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88414.9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6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中;朱波青;朱琛琦;张新;蒋晓艳;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坛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1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块。
背景技术
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由于比能量高、电压平台高、绿色环保,安全性能好,内阻小,重量小,形状可定制等优点,作为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动力电池的锂离子电池在汽车行驶时常常需要高倍率放电,此时电池产生大量热量,如果散热效果不佳,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加速其循环寿命衰减,热量持续积聚也会带来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软包电池由于是铝塑膜包装,在电池的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电池的体积更容易发生变化,因此在装配成电池组时需要考虑补偿性空间,从而保证电池组的安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池模块,以达到散热效果好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电池模块,包括一组电芯总成,还包括相配合的主隔板和副隔板,主隔板和副隔板之间通过弹性体相连形成用于定位一电芯总成的腔体,弹性体间隔设置中间形成与腔体相连通的气流通道,一电芯总成设在主隔板和副隔板之间形成一电芯隔板总成,所述电芯隔板总成为一组,一组电芯隔板总成之间叠层设置通过紧固件相连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主隔板和副隔板均为铝板或铝合金板。
所述弹性体为硅胶泡棉或橡胶体,弹性体原始厚度为2.5-3.5mm。
所述主隔板上设有螺杆孔,所述一组电芯隔板总成之间通过螺杆穿过各层主隔板上的螺杆孔紧固连接在一起。
所述电芯总成包括单体电芯和设在单体电芯上的绝缘块,绝缘块上设有与隔板上螺杆孔相对应的孔。
所述主隔板包括底板和设在底板侧边上的侧板,侧板为相对设置的一对,一对侧板之间设有底托,侧板的边缘设有向外翻出的翼板,螺杆孔设在翼板和底板上。
所述绝缘块上设有极耳伸出孔,设在单体电芯上的极耳穿过极耳伸出孔。
所述绝缘块和单体电芯之间设有保护泡棉。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散热效果好:组合成模块后,电池的前后平面分别与主隔板的底板和副隔板贴紧,由于铝基板或铝合金板优异的导热性,可以快速传导传热带走电池热量,主副隔板之间有气流通道,气流可以顺畅流通,及时带走隔板上的热量,在电池放电产生大量热量时,可以快速散热;
2、解决软包电池充放电循环体积变化问题:主、副隔板之间弹性体的设置,在模组锁紧时,一方面可以压紧电池,另一方面,在电池体积发生变化时,可以被压缩或反弹,及时进行补偿性空间调节,尤其是长时间循环后电池膨胀,此时的补偿性调节可以保证模块的安全;
3、结构设计灵活:可以根据所需的模块大小选择层叠的层数,整个结构安装固定简单,重量轻。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单体电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隔板总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隔板总成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主隔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芯装配总成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电芯装配总成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单个组合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单个组合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模块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模块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锁紧模块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锁紧模块示意图二。
图中:
1.主隔板、2.副隔板、3.弹性体、4.底托、5.螺杆孔、6.单体电芯、7.保护泡棉、8.绝缘块、9.极耳、10.电芯隔板总成、11.电芯总成、12.极耳伸出孔、13.底板、14.侧板、15.翼板、16.气流通道、17.螺杆、18.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12所示,该电池模块,包括一组电芯总成11、相配合的主隔板1和副隔板2,主隔板1和副隔板2之间通过弹性体相连形成用于定位一电芯总成的腔体,弹性体3间隔设置中间形成与腔体相连通的气流通道16,一电芯总成11设在主隔板1和副隔板2之间形成一电芯隔板总成10,电芯隔板总成10为一组,一组电芯隔板总成10之间叠层设置通过紧固件相连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坛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坛绿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8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豆种植深层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割手密水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