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和电芯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7845.3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9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新;李英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保护 电路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移动终端和电芯保护电路,其中电芯保护电路包括充放电控制电路、开关电路、触发电路;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和第一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电芯的负极端,另一端连接负极输出端P‑;控制芯片与电芯并联,采集电芯的工作情况,并根据工作情况控制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开关电路接收电平信号,并根据电平信号控制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触发电路连接开关电路,并生成电平信号发送给开关电路。本发明在充放电控制电路上连接开关电路和触发电路,通过触发电路发送的电平信号控制充放电控制电路的工作状态,通过触发电路控制电芯停止放电,无需拆开壳体拆卸电池,方便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安全保护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移动终端和电芯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性能和功能的提升,人们对电池续航时间和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移动终端为了在较薄的外观下获得较长的续航时间,采用了不可拆卸的内置锂电池。
可拆卸电池在手机死机时可以通过将电池移除来解决,在过放电而不能充电时可将电池取下进行激活,但不可拆卸电池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则无能为力,有些平台在PMU(Power Management Unit,电源管理单元)里内置了长按开机键复位的功能,但有时PMU出问题了也不起作用,特别是手机等移动终端很烫用户想尽快断电,这种方法也做不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无须拆卸电池即可主动实现电池保护的移动终端和电芯保护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芯保护电路,包括充放电控制电路、开关电路、触发电路;
所述充放电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和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一端连接所述电芯的负极端,另一端连接负极输出端P-;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电芯并联,采集电芯的工作情况,并根据所述工作情况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
所述开关电路接收电平信号,并根据所述电平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工作状态;
所述触发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并生成所述电平信号发送给所述开关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寄生二极管、第二寄生二极管;
所述第一NMOS管的漏极与第二N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NMOS 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放电控制接口,所述第二N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充电控制接口;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电芯的负极端,所述第二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负极输出端P-。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三NMOS管、电极K、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
所述第三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电极K连接,源极与所述电芯的负极端连接,漏极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一NMOS管的栅极通过所述第一分压电阻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放电控制接口;
所述电极K与所述触发电路连接接收所述电平信号;
所述电极K与所述负极输出端P-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分压电阻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为热敏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保护电路还包括充电二极管,该充电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芯的负极端,负极连接所述电极K。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和第二NMOS管的源极之间连接有第一电容。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保护电路还包括采样电阻,该采样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NMOS管源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采样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78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