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沥青砼道路窨井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87709.4 | 申请日: | 201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0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锋;陆志红;耿德华;王留明;沈亚芳;杨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先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刘乾帮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窨井 浇筑 灰土层 三层 底板 切割 沥青砼道路 水稳基层 加固层 出腔 预制 技术方案要点 道路基层 道路连接 结构加固 沥青结构 周围边缘 窨井基础 灰土 压实度 窨井井 回填 井筒 放入 砌筑 施工 铺设 室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沥青砼道路窨井施工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S01,预制窨井基础,把预制砼底板放入窨井位置,待初砌;S02,在砼底板砌筑窨井,并在窨井周围回填6%的灰土;S03,在窨井灰土层上的井周设置浇筑水稳基层,在窨井井周切割破除出腔室;S04,在灰土层上的井周进行结构加固深化,分三层三次浇筑至切割后的腔室内,最后结合三层加固层铺设沥青结构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窨井灰土层上的井周设置浇筑水稳基层,采用切割破除出腔室后,再分三层三次浇筑加固层,提高井周道路基层及该部位井筒的结构强度,窨井周围边缘与道路连接部位的压实度容易控制,加强该部位的结构强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裂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沥青砼道路窨井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道路窨井井周路面裂缝、井周路面及窨井下沉、井周路面破损、及窨井框盖松动和破损,是城市道路窨井主要病害。它严重影响了城市道路的交通,缩短了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消耗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窨井病害一旦发生,由于城市交通的特殊性,主管部门往往要求在不断行的条件下快速修复,施工单位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处理,往往很难彻底将此根除,道路常常是“发生——处理——再发生——再处理”,如此恶性循环。
因此,需要从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上改进,从源头上解决城市道路窨井病害的问题。
方案一:预制钢筋混凝土井周加固法,形成预制的“缸壳”结构体。
在现场集中预制,通过对井周道路基层部位浇筑下层井周加固钢筋砼(连同窨井井筒),提高井周道路基层及该部位井筒的强度;在底层砼初凝后安置井框,再通过对井周沥青道路中、下面层部位浇筑上层井周加固砼(连同窨井井筒),将井框预埋并锚固于井周加固砼中,使井框与井筒及其周围道路基层和沥青中下面层部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缸壳”型结构体,提高其整体强度,增强井框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井座及井周道路和井框的承载能力和抗车辆冲击能力。
该方案中,预制钢筋混凝土边缘与道路连接部位压实度不易控制。
方案二: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周加固法。在沥青面层施工前,在现场形成现浇的“缸壳”结构体。
在道路基层施工前,通过对井周道路基层部位浇筑下层井周加固钢筋砼(连同窨井井筒),提高井周道路基层及该部位井筒的强度;在沥青道路中、下面层施工前,安装井框后,再通过对井周沥青道路中、下面层部位浇筑上层井周加固砼(连同窨井井筒),将井框预埋并锚固于井周加固砼中,使井框与井筒及其周围道路基层和沥青中下面层部位形成一个完整的“缸壳”型结构体,提高其整体强度,增强井框的稳固性,从而提高井座及井周道路和井框的承载能力和抗车辆冲击能力。
该方案中,钢筋混凝土边缘与道路连接部位压实度不易控制;砼养护影响道路后续施工。
上述常规的两种施工方法存在施工工艺缺陷,致使井周道路压实不足,容易产生裂纹病害,因此必须研究新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沥青砼道路窨井施工方法,其具有钢筋混凝土边缘与道路连接部位压实度好,该部位强度高,不易产生裂纹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城市沥青砼道路窨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预制窨井基础,预制一个强度达到70%的砼底板,把预制砼底板放入窨井位置,待初砌;
S02,在砼底板砌筑窨井,并在窨井周围50cm范围内分层回填6%的灰土,每层厚度20cm,各层分别夯实;
S03,在窨井灰土层上的井周设置浇筑水稳基层,在窨井井周以径向2.5×2.5m切割破除出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先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先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7877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